◆中信特钢2024年钢材产销量有所增加而净利润下降约10.41%至51.2562亿多元
中信特钢3月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在严峻的外部形势下,通过统筹推进“极致成本、极致效率”攻关,依靠科技创新,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公司在多个领域取得可圈可点的成绩,经营业绩继续跑赢大势。
全年的钢材产量增长约1.53%(同比)至2016.22万吨,钢材销量微增至1888.98万吨(含出口220.2万吨)。抓住轴承、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契机,积极调整品种结构,重点品牌产品轴承钢销量增长6%;能源用钢销量创历史新高。ZF、大众等汽车用钢国产化项目销量增长38%,新能源汽车用钢销量增长29%;线材高效品种桥梁缆索、弹簧钢丝、紧固件用钢分别增长 30%、23%、20%。81个“小巨人”项目全年销量 738 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 103%,增长10%。“两高一特”产品再立新功,全年销量增长23%。
全年营收下降约4.22%至1092.0294亿多元,毛利率小降约0.29个百分点至12.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约10.41%至51.2562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约5.48%至49.7480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约0.78%至107.4148亿多元。
分产品看,特殊钢棒材的营收下降5.85%至430.2709亿多元,毛利率下降0.51个百分点至14.46%;特殊钢线材的营收下降1.82%至150.8151亿多元,毛利率上升1.41个百分点至9.93%;特种钢板的营收下降9.88%至114.5875亿多元,毛利率下降1.94个百分点至12.82%;特种无缝钢管的营收下降3.19%至270.9146亿多元,毛利率上升0.94个百分点至15.06%;其他业务的营收增长2.34%至125.4410亿多元,毛利率下降2.13个百分点至6.06%。
期间,子公司兴澄特钢实现的营收降至433.11亿元,营业利润降至41.60亿元,净利润降至37.63亿元;大冶特钢实现的营收降至278.18亿元,营业利润降至8.72亿元,净利润降至7.63亿元;青岛特钢实现的营收降至232.09亿元,营业利润增至7.66亿元,净利润增至7.76亿元;天津钢管实现营收210.83亿元,营业利润6.83亿元,净利润6.79亿元。
在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面,中信特钢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25.6亿元(每10股约5.07元,含税)。
◆南钢股份2024年钢材产销量下降而净利润增长6.37%至22.6076亿多元
南钢股份3月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其营收下降14.79%(同比)至618.1063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6.37%至22.6076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15.40%至21.8259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0.39%至32.2071亿多元。
作为主营业务之一的钢铁制造与销售业务,全年的钢材产量下降10.88%至926.74万吨(已剔除延伸加工用途6.9万吨),销量下降9.66%至932.93万吨,营收下降16.21%至403.9379亿多元,毛利率增加1.03个百分点至13.27%。其中,先进钢铁材料销量为261.49万吨,占比增加2.97个百分点至28.03%,毛利率增加1.14个百分点至17.17%,毛利总额达24.96亿元,占钢材产品毛利总额的46.56%,占比增加4.58个百分点。全年的出口接单量与出口量均创下历史记录,分别达150.9万吨和150.5万吨,分别增长20%和25%。
分产品看,特钢长材中,合金钢棒材的产销量分别下降2.98%、3.94%至171.52万吨和168.98万吨,合金钢线材的产销量分别下降7.04%、7.03%至48.62万吨和48.44万吨,合金钢带材的产销量分别增加13.58%、13.42%至82.97万吨和82.88万吨,特钢长材的总营收下降7.90%至123.5602亿多元,毛利率增加1.34个百分点至7.80%;专用板材(中厚板)的产量下降4.82%至504.93万吨,销量下降2.59%至512.01万吨,营收下降12.03%至240.8199亿多元,毛利率增加1.21个百分点至17.88%;建筑螺纹的产量下降42.73%至118.70万吨,销量下降41.42%至120.62万吨,营收下降46.66%至39.5578亿多元,毛利率减少4.06个百分点至2.32%。
2024年第四季,其合金钢棒材产销量分别为47.15万吨和46.9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12%和10.68%;合金钢线材产销量分别为12.23万吨和12.7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18%和18.11%;合金钢带材产销量分别为18.58万吨和18.59万吨,同比分别减少7.08%和10.22%;中厚板产销量分别为121.40万吨和128.93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0.12%和2.92%;建筑螺纹产销量分别为31.71万吨和31.51万吨,同比分别减少43.30%和39.72%。上述产品的平均售价均同比下降。该季的营收同环比下降至125.1954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而环比下降至5.0724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环比增至6.1434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环比增至15.2860亿多元。
◆天津钢管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完成中期审查
近日,天津钢管参与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纯氢与天然气掺氢长输管道输送及应用关键技术》中期审查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并圆满完成中期审查,这是公司氢能输送管线管开发成果的一次重要阶段汇报及审查。
长输管道输送纯氢或掺氢天然气是未来氢能大规模长距离输送的重要方式。面向氢能长距离、安全高效管理输送国家重大需求,集中优势资源持续攻关,攻克如何建造高品质输氢管道、如何利用已有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输送掺氢天然气等两大瓶颈。
此项目由浙江大学牵头承担,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10个单位,共同参与此次中期汇报。
作为参与单位,天津钢管参与其中两个子课题任务,针对纯氢与天然气掺氢长输管道进行组织织构深入研究并优化生产工艺,为氢能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管材。天津钢管参与的两个课题中的两个任务均超前完成项目任务内容和考核指标,并成为项目亮点成果之一,得到专家认可,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天津钢管作为国内输氢管道业绩最多、管径最大、压力最高、输量最高和钢级最高的氢气管道唯一生产商,具有丰富经验及技术装备实力,在氢能管道持续攻关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带动储氢、输氢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建龙北满特钢自主设计的超声波探伤线正式投用
近日,建龙北满特钢轧钢厂冷拔作业区新建成的超声波探伤线经试生产,各项性能全部达标,正式投入使用。这条超声波探伤线完全由建龙北满特钢自主设计、制作、安装,是该公司冷拔探伤线摆脱进口依赖、极具性价比的“超级平替”。
据了解,建龙北满特钢这条新建超声波探伤线年探伤能力超过4万吨钢,探伤棒材产品规格覆盖Φ16mm-Φ65mm。其主机设备和控制系统采用了国内前沿技术,具备纵波、横波等多种检测功能,能够精确识别出平底孔Φ0.7mm、短横孔Φ0.5mm×6.4mm等细微缺陷,误报率在1%以下,可充分保证棒材全断面的高品质检测,探伤线的检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探伤标准达到AA级。
与此前使用的进口设备相比,这条超声波探伤线,不仅建设工期缩短了三分之二,建设费用也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由于该探伤线由建龙北满特钢自主设计,并掌握核心技术,确保了后续技术维护更加便捷、精准。
在设计过程中,建龙北满特钢研发团队不仅15天就完成了上下料台架部分的图纸设计,他们还根据生产需求对下料翻钢轴加以创新设计。他们将翻钢轴的位置从传统放置在辊道框架下方改为放置在辊道框架上方,不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还方便了日常维护。而翻钢轴、轴承座等备件与现场其他设备型号通用,也有效减少了备件储备费用。设计团队还改进了下料收集装置,将传统使用的橡胶板改为吊带软收集,同样的缓冲效果,却可以进一步节省更换费用。
新探伤线的投入使用,不仅满足了建龙北满特钢对高端轴承钢、高端汽车钢、工程机械用钢、船舶用钢等重点产品的严格检测需求,还标志着该公司在高端检测装备领域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突破,为行业探索高端装备自主化提供了“建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