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特钢成功采用生态电炉废钢绿色循环工艺生产高端帘线钢
本钢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及鞍钢集团本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加快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电炉的绿色环保优势,加强技术攻关。本钢板材特钢事业部创新采用生态电炉废钢绿色循环工艺,于3月19日成功生产LX72AE5、LX72AE6高端帘线钢,构建起了“废钢-精品钢”绿色闭环产业链,为促进行业提高绿色高端线材生产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
生态电炉与传统高炉流程相比,具有短流程节能降碳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在生产原料选用上,该事业部打破对传统废钢原料的依赖,结合生态电炉处理轻薄废钢效率更高的优势,选用拆解的高纯度汽车板打包块作为生产原料,成功实现了残余元素精准控制,打通了处理汽车废钢的行业新路径,使吨钢能耗降低42%,吨钢碳排放减少67%,吨钢固废排放量下降90%。
经检测,该事业部首批生产的LX72AE5、LX72AE6高端帘线钢产品抗拉强度、冷加工性能、疲劳强度等关键指标均满足某大型跨国公司的标准,为进一步拓展国内绿色高端线材在国外市场的份额增添了竞争力。
◆攀长特成功生产特殊性能无磁模具扁钢
近期,在攀长特轧钢厂的扁钢发运库内,一批特定牌号的高锰无磁模具扁钢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发货事宜。此款扁钢将专门应用于对无磁性有严格要求的模具制造领域,截至目前,已成功斩获超百吨订单。
据了解,高锰无磁模具扁钢作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钢材品类,在模具制造行业应用广泛。其拥有高硬度、优良的磨削性能与出色的耐磨性,能够充分满足各类模具加工的复杂需求。尤为独特的是,高锰无磁模具扁钢具有非磁性特质,这使其在电子设备制造、医疗器械制造等特殊领域备受青睐。不过,用户对高锰无磁模具扁钢的性能标准极为严苛,加之该钢种在冶炼、轧制以及热处理环节难度极高,国内仅有极少数企业的产品能够达到用户要求。
攀长特相关部室依据高锰无磁模具扁钢的合同规格,精心开展产品设计工作,针对冶炼、轧制和热处理工艺展开多次试验与深入研究,全力确保产品性能契合用户需求。负责该批材料生产的轧钢厂扁钢产线,严格落实高锰无磁扁钢生产作业指导书,在生产前对加热工艺和轧制工艺进行详细复述。在轧制过程中,组织高级技师严格把控质量关,强化厚度与宽度尺寸精度控制,特别是对控轧控冷这一关键环节予以重点关注,同时加强对热处理工艺的全程监控,力求产品性能满足后续加工要求。
◆沙钢股份2024年的净利润减少27.75%至1.6258亿多元
沙钢股份4月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其营收减少7.69%(同比)至144.1626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27.75%至1.6258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减少35.83%至2334.04万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395.92%至4.1192亿多元。
2024年,其钢铁业务的产量增加1.82%至349.7052万吨,销量增加2.17%至350.7087万吨,营收减少6.43%至130.4554亿多元,毛利率下降1.75个百分点至4.32%。其中,优质钢的营收增加4.91%至64.3635亿多元,毛利率下降1.78个百分点至4.34%;汽车及工程机械用钢的营收减少13.73%至19.5712亿多元,毛利率下降2.18个百分点至4.46%;钢坯的营收减少5.63%至18.6392亿多元,毛利率下降1.35个百分点至4.17%;管坯钢的营收减少21.09%至10.9496亿多元;耐磨钢的营收减少18.35%至5.6629亿多元;弹簧钢的营收增加17.17%至4.1303亿多元;海洋用钢的营收减少16.26%至3.8018亿多元。
子公司中,淮钢特钢实现营收141.8473亿多元,营业利润1.1813亿多元,净利润8932.18万多元;江苏利淮实现营收143.5884亿多元,营业利润2.2239亿多元,净利润1.5901亿多元;山东鹰轮实现营收2.3173亿多元,营业利润4590.21万多元,净利润4347.25万多元。
◆天津钢管吨钢耗新水刷新历史纪录
2025年一季度,天津钢管交出一份亮眼的节水答卷,吨管耗新水累计1.07立方米/吨,吨钢耗新水降至1.64立方米/吨,达到建厂以来最好水平,远优于各项先进标准,标志该公司水效管理位居全国钢铁行业前列,为北方缺水地区树立榜样。
近几年,天津钢管分步实施中水回用、分质供水、高盐水处理及冷凝水回收等节水技术改造,回用水替代工业新水使用率达100%,同时对循环水系统进行优化,改造直用水设备,提高循环水处理效率,循环水重复利用率达到 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