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不锈钢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太钢启动
6月19日,太钢召开先进不锈钢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会议,围绕先进不锈钢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深入研讨。中国宝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高建兵出席会议并致辞。太钢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华参加会议。
高建兵首先代表宝武集团向实验室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指导、支持、参与实验室发展建设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先进不锈钢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并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会议,既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业内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布局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目标任务的务实行动。太钢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携手组建的先进不锈钢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肩负着不锈钢材料和技术高水平创新,引领不锈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我们站在了不锈钢工业发展新的起点上,希望共建单位有效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以人才、技术、装备为主要素的创新资源共享,希望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从前瞻性、战略性、实效性等维度给予指导,希望实验室以制度性设计、政策性引导为保障,积极探索更为灵活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在充分发挥技术专家、领军人才“头雁效应”的同时,注重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构建接力创新梯队,使实验室成为不锈钢新材料领域高水平人才的集聚地,共同打造全球不锈钢材料和技术创新的“中国名片”。
会上宣读了聘任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的决定,并颁发聘书。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为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太钢集团党委常委、太钢不锈副总经理,先进不锈钢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海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方案。各位委员就实验室建设展开讨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李华代表太钢集团郑重承诺,将切实履行先进不锈钢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单位的责任,确保创新资源优先配置,全力支持实验室建设,并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精诚合作、奋力创新,为我国从“不锈钢大国”迈向“不锈钢强国”作出历史性贡献。
太钢集团党委常委、太钢不锈总经理尚佳君主持会议,太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鹏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正东、韩恩厚、黄庆学、傅正义、吕剑、刘日平以及共建单位代表等参加会议。
◆中信泰富特钢优胜炉+2 创先炉+2
6月1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结果。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一举揽获4项荣誉:兴澄特钢3#高炉、大冶特钢8号电炉获评"优胜炉",兴澄特钢400烧结机、大冶特钢1号转炉获评"创先炉"。此次摘得四奖,标志着中信泰富特钢核心生产设备的节能降耗和低碳转型水平已达到了行业领先。
兴澄特钢炼铁事业部3#高炉是中信泰富特钢炉容最大的高炉,已九次蝉联“优胜炉”称号,展现出硬核实力与创新动能。3#高炉深度践行“精益化 + 智能化”双轮驱动理念,在热风炉系统,基于热能计算、传热模型等技术理论,融合三维温度场、自适应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出无人值守的智能烧炉系统,实现能耗精准调控;在高炉核心区域,依托“冶金机理+AI算法”,搭建覆盖高炉上、中、下全区域的智能化数字化模型矩阵,通过“数据采集-实时对标-智能诊断-精准决策”全链条数智协同机制、炼铁技术人员创新管理实践,3#高炉能源利用效率持续突破极限,多项关键能耗指标屡创新低。
大冶特钢8#电炉虽已服役40年,却在节能降耗领域展现出强劲实力,斩获“优胜炉”称号。电炉厂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开展设备和工艺革新工作,实现了操作室集中操控、设备远程运维、工艺流程监控全覆盖、生产过程绿色化智能化,走在了节能降耗前列。攻关团队通过优化供电曲线模型,精准匹配电炉冶炼各阶段的电力需求,减少能源浪费,显著降低吨钢电能消耗;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精准控制,不仅缩短了冶炼周期,还提升了生产效率,多项能耗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
在节能降耗攻坚战中,兴澄特钢炼铁事业部400烧结机在全面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多管齐下、技术创新,在燃烧控制环节,依托智能烧炉技术精准调控,有效降低高炉煤气消耗;在能源循环利用方面,创新性实现烟气内循环技术与余热回收系统;在设备效能提升方面,通过风机变频改造与工艺参数智能优化,大幅提升能源利用率。同时,兴澄特钢炼铁事业部全方位挖掘节能潜力,通过提高料层厚度、优化配矿结构、平衡双烟道温度、改进燃料粒度等一系列精细化举措,构建起烧结稳定高效的生产体系,推动烧结工序能耗持续下降。
大冶特钢1号120吨转炉,依托一次LT干法除尘先进设备,结合铁水“一罐到底”生产模式,有效减少了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在能源回收利用方面下足功夫,开发转炉冶炼与二、三次除尘系统连锁功能,降低了除尘动力电消耗;煤气回收攻关建立了煤气回收关联数据日跟踪分析,摸索出一次风机转速与煤气回收最佳速度,优化回收条件,提高了煤气回收量;对烟道保温强化维护,增加了蒸汽回收量;优化供氧强度与模式,提高了冶炼效率,减少了氧气的浪费。同时,为了实现能源管理的智能化,转炉厂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构建大数据能源管控系统,通过对能源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能源消耗的异常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优化。
◆南钢召开2025年合金耐材专题供应商座谈会
6月19日,南钢召开2025年合金耐材供应商座谈会。会议以“协同·创新·共赢”为主题,核心供应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链协同发展新路径。
会上,南钢采购中心作了采购数字化主题汇报,产业发展研究院作了双碳主题报告。南通扬子碳素、吉铁铁合金、江苏嘉耐、山西东方等四位供应商代表分享行业经验。在交流座谈环节,与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就深化战略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期间,南钢为众多供应商分别颁发了“战略伙伴奖”“突出贡献奖”和“优秀合作奖”。
中信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曾宁在会上作了《关税博弈下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主题演讲。他指出,当前大宗商品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分化,贵金属表现抢眼,反映市场对美元信用体系的重构预期。而煤电链和地产链商品持续承压,房地产库存去化缓慢,黑色系需求端仍承压。他表示,大宗商品整体见底还需关注煤炭供应周期转向和地产行业企稳两大核心变量。建议企业关注三大关键因素:新能源替代进程、地产政策实效和美联储政策转向。对于黑色系商品,铁矿价格将成为重要估值锚点,下半年专项债发行和出口韧性可能带来超预期修复机会。
南钢股份总裁祝瑞荣在致辞时对供应商伙伴表示感谢。他指出,尽管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等挑战,中国钢铁工业仍展现出强大韧性。南钢深入践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全球化”发展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特种钢材产品占比持续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汽车用钢等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AI技术深度应用于智能工厂建设和运营管理;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面对行业发展新形势,祝瑞荣提出五大合作方向:一是打造韧性供应链系统,坚守诚信经营,增强不可替代性;二是共商创新合作模式,推行优质优价;三是共享市场、共创价值、共建技术标准,围绕供应链补足创新链;四是共享智慧供应链,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协同;五是共建廉洁供应链,打造公平公正的合作环境。基于市场、基于价值、基于共赢,南钢将与供应商伙伴携手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共同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南钢股份副总裁、总工程师楚觉非在会上表示,合金、耐材作为工业制造的重要基础材料,其性能与品质直接关系到下游产业的安全生产与高效、高品质、低成本运行。多年来,南钢与各位供应商伙伴携手并进,共同应对市场变化、技术革新和环保要求的挑战,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友谊。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深度调整。未来,南钢将不断深化战略合作互信,建立互惠共赢机制;着力打造高效保供体系,全面提升保供能力;构建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持续释放协同效应。希望能与各位合作伙伴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产品开发、保产保供和产业链生态圈的打造方面共创共享,为建设制造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申源集团ERP&HR信息化项目启动 开启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2025年6月18日下午,江苏申源集团有限公司在本部隆重举行了ERP&HR信息化项目启动会,标志着其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此次会议汇聚了用友网络的核心专家团队与申源集团高层领导,双方就项目目标、实施策略及未来规划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描绘申源集团数字化管理的新蓝图。
据介绍,申源集团此次启动的ERP&HR信息化项目不是简单的系统替换,而是一场深层次的经营管理变革,将借助数字化技术重构业务流程,通过管理创新实现效率跃升。这将是申源集团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本次ERP系统实施以构建精细化财务管理、统一集团规划管理、深化业财融合和打造统一管理平台为核心,推动财务标准化、协同运作、数据贯通和数字化转型;HR系统实施则围绕组织赋能、效率提升、员工体验优化和管理决策支持展开,旨在优化体系、敏捷运营、增强体验并支撑科学决策。
申源集团董事长宫友军在总结时指出,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行业趋势,更是申源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此次与用友网络的合作,是集团提升管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他要求全体管理层高度重视,确保项目高效落地,并期待通过ERP&HR系统的全面应用,推动申源集团在管理、运营、创新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此次启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申源集团数字化转型正式启航。作为国内企业云服务领军者,用友网络将依托深厚的制造业数字化经验,为申源集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随着项目落地,申源集团将实现业务流程智能化、数据可视化和管理高效化升级,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致力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