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特钢通过日立安斯泰莫潜在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审核
在近日举行的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审核中,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日立安斯泰莫汽车零部件开发(广州)有限公司的严格评审,获得高端汽车用钢供应商的资质。这标志着西宁特钢在汽车齿轮钢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得到国际知名企业的认可,为其在高端汽车用钢市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专家组遵循国际汽车行业标准,深入考察西宁特钢的技术质量中心、炼钢厂、轧钢厂等多个部门,全面评估公司的研发水平、质量检验、工艺流程、体系认证以及智能制造水平。专家组认为:“西宁特钢在特种钢领域的专业化、数字化水平令人印象深刻,具备高端齿轮钢的定制化开发能力。”
此次审核的成功通过,不仅彰显西宁特钢在特种钢领域的专业化和数字化水平,也为其与日立安斯泰莫汽车零部件开发(广州)有限公司的长期战略协作奠定坚实基础。接下来,双方将继续深化技术协同与资源共享,共同打造汽车新材料领域的标杆合作模式,推动汽车用钢技术的持续进步。
◆天津临港“TPCO”商标侵权案告破 查获冒牌钢管近千吨
近日,一起横跨“津冀湘港”四地的商标侵权案件告破。天津钢管联合行政执法部门,在天津临港查获仿冒“TPCO”注册商标的无缝石油套管760根(901.16吨),涉案企业被处罚款26万元。
本案侦办过程中,跨省市调查取证成为最大攻坚难点,天津钢管法律合规部、销售部门、试验检测所组成调查团队,协调联动,以高效的企业内控体系,助力案件破获。案件办理期间,调查团队累计6次协助调查,法务人员累计20次赴滨海新区市监局,提交3份补充材料,参与11次案情分析会。
同时,经天津钢管调查团队建议,市监局调查现场发现的760支假冒钢管牵出复杂产业链,侵权链条跨越四个行政区域且涉外,给证据固定和责任人认定带来巨大挑战。面对跨地域调查困局,行政执法人员与公司调查团队密切配合,通过生产技术、反复追踪、资金链核查等手段锁定关键证据。
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各方调查后固定证据并认定责任人,依法对长沙安格达公司作出没收全部侵权钢管、罚款26万元等处罚,并将沧州北钢违法线索移交沧州市市场监管部门。
天津钢管将对各类侵权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呼吁合作伙伴通过正规渠道采购产品,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沙钢“五大循环工程”打造国家级标准化范本
近日,沙钢集团承担的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完成验收,并获评“优异成绩”。这一成果不仅是对沙钢多年来深耕循环经济、践行绿色制造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中国钢铁行业在“双碳”目标下,探索"标准化+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取得关键突破,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示范。
沙钢“钢铁企业大宗固废及能源产业耦合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以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紧扣“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聚焦沙钢“五大循环回收利用工程”(固废、煤气、蒸汽、焦化副产品、工业用水)及钢铁与化工、建材、有色等产业的耦合发展,以标准化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循环经济技术标准战略,深入推进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沙钢模式”。
项目试点期间,沙钢建立了战略驱动、技术驱动、管理驱动、绩效驱动“四维协同”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模式,精准覆盖多个关键资源循环链;完善了标准体系,系统构建了涵盖560余项标准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其中国家及行业标准占比超60%),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30余项。其中,《转底炉处理冶金尘泥技术规范》《冷轧废水再生回用技术规范》等填补了行业空白;有效推动40余项核心技术加速转化应用,通过标准化赋能,显著提升了资源高效循环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突破。
沙钢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探索由来已久。早在2010年,其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即成为江苏省省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率先将钢铁制造流程从“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直线型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圆周循环型,探索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新机制、新模式。目前,沙钢已建成全球最大的转底炉循环利用钢铁流程含铁锌尘泥示范工程和国内产能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钢渣处理线,并在行业内率先开展“无废集团”试点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此次高分完成国家验收,既是对沙钢绿色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国钢铁循环经济标准化实践范本。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沙钢将持续深化标准体系建设,重点攻关低碳冶金、智能管控等前沿领域标准研制,深入推进钢铁与化工、建材等多产业耦合发展的标准化实践,为落实《“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以“沙钢智慧”助力钢铁行业向“零废弃、负碳排”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