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研高纳材料为AES100发动机保驾护航
近日,我国首型自主研制的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AES100)顺利取得生产许可证,标志着我国在高功率级别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为低空装备发展与通航产业繁荣筑牢坚实基础。
作为关键高温部件材料的核心供应商,中国钢研旗下的钢研高纳为AES100提供了多种高温合金、钛合金、不锈钢产品,覆盖锻件、铸件、丝材、带材等多个品类,助力我国民用航空动力系统实现从“能造”向“可用”的跨越。
一、构建体系:探索适航认证新路径
作为我国首型严格遵循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AES100对材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寿命提出更高要求。面对国内尚无可借鉴经验的实际情况,钢研高纳积极开展适航认证工作,编制多项材料试验大纲、组织多次评审工作和制造符合性检查,参与建立起我国高温合金适航认证体系的雏形,为后续国产民用发动机型号适航材料应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板
二、技术攻坚:精密铸造跨越新高度
针对发动机关键部件对尺寸精度、冶金质量和适航性能的严格要求,钢研高纳围绕不锈钢轴流机匣和K4169轴承座等核心构件,系统推进精密铸造关键技术攻关。通过优化模具设计、浇注系统、热处理与焊接工艺,结合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建立起“模拟—验证—改进”闭环研发体系,成功攻克技术难题,大幅提升了产品合格率与稳定性,全面满足民用发动机对铸件“零超差”的适航标准,为批量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量产突破:赋能高性能合金稳定应用
围绕AES100用关键高温合金GH4720Li,钢研高纳提前两年布局,基于数据模拟和实验验证,突破了等温锻造及全流程制备工艺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该合金材料的稳定批产,目前已成功应用于10余种航空发动机与燃机项目,为我国多型号航空装备的国产化与工程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钢研高纳将继续发挥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坚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为我国民用航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AES100发动机攻克了200余项关键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维护便捷、环境适应性广等特点,可配装5~6吨级双发直升机和3~4吨级单发直升机,也可用于倾转旋翼机等飞行器,可广泛执行运输、观光、巡逻、警用、救援等任务。无论是在结冰、暴雨等极端气候条件下,还是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中,AES100均能稳定运行,其能效、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南钢入选“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榜单
6月25日,“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系列评选结果”发布,南钢凭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果,入选“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榜单,是钢铁行业唯一入选的企业。
作为以创新为核心的商业媒体品牌,福布斯(Forbes)中国秉承“创业、创新、创富”的DNA,凭借对高净值人群、企业家、科技、投资、健康、生活方式等领域的长期观察和研究,推出一系列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榜单和内容。该榜单见证了工业企业拥抱可持续发展的历程,呈现了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领域在“双碳”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目标指引下取得的最新成就。
环境友好,绘就钢铁低碳转型新蓝图
为全面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南钢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锚定“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先行者”目标。“十四五”以来,公司高质量完成全流程、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已通过钢铁行业“有组织超低排放”与“清洁物流”评估,并完成无组织排放整治工作,为建设生态绿色标杆钢企奠定了坚实基础。获得生态环境部在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方面的重点表扬。
围绕绿色制造与智慧治理深度融合,南钢持续优化环保装备体系,建成煤仓焦筒仓等密闭设施,实现“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出铁不见铁、绿叶不见尘”,成为省内首家获得江苏省长流程钢铁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并连续两年获此殊荣。同时,构建“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系统路径,推进“碳十条”行动纲要与六条技术路线,加快建设绿色产品、低碳工艺、清洁能源三大“零碳体系”,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钢铁样本。
以人为本,持续夯实社会责任根基
南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持续营造多元、包容、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构建完善的员工权益保障与发展体系。作为钢铁行业大中华地区率先获得SA8000国际标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公司切实维护员工人身权益和职业尊严。围绕员工全生命周期福祉,公司构建涵盖法定福利、住房补贴、交通津贴、健康医疗、节日慰问等在内的多元化福利体系,不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获得感。
南钢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制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办法》,构建“三纵四横”职业晋升体系,推动岗位层级清晰化、成长路径多元化。依托“南钢龙”干部培养工程、采销精英特训营等专项项目,积极打造多梯次、全覆盖的学习型组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面向社会,公司加快构建“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携手中信集团与南京市政府共建杏湖产业园,聚焦氢储能、新材料、绿色制造等新兴方向,持续推动上下游协同减碳、绿色采购与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管理,为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聚力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是南钢社会责任的重要着力点。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长期致力于驻村帮扶、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工作,连续7年开展“乡村医生”公益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固本强元,筑牢ESG治理体系支柱
南钢持续健全ESG治理体系,构建“决策—管理—执行”三层架构,由董事会下设战略与ESG委员会统筹推进ESG管理工作,将ESG理念主动融入企业战略与运营的各个环节。公司积极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并依据国内外监管标准要求开展双重重要性议题评估,并将沟通与评估结果纳入公司管理决策建议。通过“六五环境日”“ESG主题周”等活动,公司不断强化内部ESG文化认同,提升治理韧性与合规能力。
在公司治理方面,南钢进一步强化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并构建了“四层三道”的管理架构,全年完成70项业务流程和1,000余项合规点检查,全面提升风控能力。公司已编制三期《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充分维护公司股东依法享有的资产收益等权利,2018年以来累计分红达129.67亿元。
ESG履责成效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2024年,南钢被纳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香港恒生ESG评分中国企业上市公司前10%;公司ESG履责成效亦获得多方认可。获得Wind ESG评级“AAA”级、中证ESG评级“AA”级、华证ESG评级“AA”级,以及商道融绿ESG评级“A”级,并荣获2025中国企业ESG领先者奖章。同时,南钢还获评新浪财经2024“金责奖”年度可持续发展奖、“2025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等多项荣誉。
◆马钢成功研发出工序级“碳关税”精准计算模型
日前,马钢技术中心成功攻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俗称“碳关税”)核心计算方法学,并自主研发出马钢工序级CBAM精准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依据欧盟规范高效完成马钢各产品CBAM报告填报,为马钢精准测算碳关税成本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
CBAM是欧盟推出的绿色贸易政策,要求如钢铁、水泥等企业,需按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缴纳相应费用。该机制已于2023年5月16日正式立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2023年10月至2025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企业需准确报送碳排放数据但暂免付费。随着CBAM政策落地,国内钢铁企业面临下游客户提交CBAM数据的迫切需求。然而,CBAM核算规则复杂且与传统内部碳核算体系差异显著,精确、合规地完成数据报送成为当前的核心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马钢技术中心能源与环境研究所迅速组建专项团队,深入研究CBAM计算方法学,解析欧盟碳关税核算规则,精准把握其与产品碳足迹的逻辑关联,聚焦马钢重点钢铁产品,通过整合生产工艺流程、能源消耗及排放因子等关键数据,创新构建工序级排放计算模型,成功开发出符合CBAM要求的马钢工序级碳核算体系。
该模型的成功应用,为马钢有效应对CBAM挑战、精准测算碳关税成本、提升欧盟报告合规性、识别内部降碳潜力等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