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澄特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顺利通过中期现场检查
近日,由兴澄特钢牵头承担的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寿命高稳定性轴承钢绿色高效产业化核心技术”顺利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中期现场检查。
中期检查专家组由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一级专职总师张国庆等5位专家组成。兴澄特钢党委书记、总经理白云,总经理助理、研究院院长吴小林,以及来自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阴南工锻造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斯凯孚(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项目参与单位的有关专家、课题骨干共同参会。
会上,项目组认真汇报了项目实施一年半以来取得的具体成效:
攻克了轴承钢微观组织多特征识别与快速精准分析难题,解析了大断面轴承钢全截面碳化物等微观组织的演化规律,提出了高碳铬轴承钢的多循环快速加热处理新工艺;
阐明了大型/特大型断面轴承钢塑性变形机制,开发了大型断面连铸坯的高效连轧技术;
建立了长寿命高稳定性轴承钢微观组织和冶金质量全方位评价方法;
制定了疲劳寿命等应用性能高效评价方法。
在知识产权及人才培养方面,发表学术论文13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件,发布行业/团体标准2项,培养研究生4名。本项目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中期研究任务,技术指标达到任务书要求,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充分体现了项目组全体人员的辛勤努力与不懈奋斗。
会上,项目组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与补充说明,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各项指标完成度高,应用效果显著,资料准备充分,项目完成情况达到预期目标,部分内容超额完成。
下一阶段,项目组将根据专家意见持续改进优化,并在验收前做好长寿命高稳定性轴承钢产业化能力的评估论证工作,为后续成果推广和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济源钢铁智能工厂标准试点项目通过验收
7月2日,由济源钢铁牵头承担的“钢铁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标准应用试点”(国家级)项目顺利通过河南省市场监管总局、工信厅联合专家组 的验收评审。这标志着济源钢铁在智能制造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功打造了钢铁行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安钢成功研发超高强度制管用钢AGBS1300R
在当前钢铁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愈发严格。近日,安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热轧汽车钢室传来喜讯——成功研发出超高强度制管用钢AGBS1300R。这一成果标志着安钢在高强度钢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商用车轻量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并彰显了安钢在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方面的卓越能力。
超高强度制管用钢AGBS1300R的研发成果,是安钢与下游终端用户紧密合作的成果。在研发过程中,双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结合安钢的研发优势和1780产线的技术优势,以及下游用户的热处理产线设备,创新性地采用了C+Mn+B微合金化的成分体系。这种独特的成分设计利用了B的淬透性,显著提升了材料在热处理后的性能,满足了高强度的需求,同时降低了合金成本,增强了材料的市场竞争力。
经过炼钢-连铸-1780mm热连轧-淬火-保温等一系列工艺流程,AGBS1300R的抗拉强度达到了1300MPa。这一高强度特性使得AGBS1300R在加工成管后,能够有效替代市场上现有的高强度制管产品,为商用车轻量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1300MPa级制管用钢的成功研发,不仅代表了安钢在高强度钢材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安钢技术创新实力的有力证明。
◆中原特钢再获中船集团七二五所“金牌供应商”称号
近日,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原特钢凭借特殊钢材料生产交付、服务保障等领域的出色表现,再度荣获“金牌供应商”称号,这已是该公司连续第三年得此殊荣。中原特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家旺出席了会议,并在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续写合作新篇章。
多年来,中原特钢以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为“支点”,精准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海军舰船装备发展筑牢保障。面向未来,中原特钢将持续锚定“打造世界一流高品质特殊钢研发制造基地”战略,秉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理念,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客户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