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安全专家委员会2025年安全能力提升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圆满落幕。会议聚焦特钢本质安全、安全智能化、安全标准化等核心议题,共同探索特钢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会议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主办,中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执行会长王文金;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会长陈洪冰;中钢安环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院长吴启兵,常务副院长杨定海,特钢协会安全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王先华;南京钢铁集团副总裁朱平,以及来自特钢协会会员单位——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沙钢集团、大冶特钢、东北特钢、抚顺特钢、天津钢管、石家庄钢铁、福建三钢、宁波钢铁、长城特钢、舞钢公司、青岛特钢、华菱涟钢、济源钢铁、中原钢铁等30多家特钢企业的安全负责人和特钢协会安全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特钢协会副秘书长、协会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发忠主持了会议。
领导讲话,明晰发展方向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王文金会长讲话
王文金会长指出,安全是特钢行业的生命线与核心竞争力。南钢作为特钢行业的标杆企业,构建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打造出安全生产的“南钢样板”,经验值得全行业学习和借鉴。近年来,随着我国特钢行业在规模、技术和质量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安全生产形势愈发复杂严峻。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新《安全生产法》的深入实施,以及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快速发展,特钢行业面临着更高的安全标准与更严格的管理要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安全不是成本,而是效益;安全不是负担,而是竞争力。唯有夯实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当前,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重塑安全生产模式。特钢行业作为高温高压、高风险密集型产业,智能化转型是破解安全难题的必由之路;标准化是安全管理的基石,特钢协会致力于推动行业安全标准化,重点推进高温熔融金属等高风险环节工艺安全标准、新技术与传统安全管理体系融合标准,对标国际标准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特钢安全管理标准。特钢协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依协会托安全委员会和中钢安环院的专家智库,推动企业之间经验共享、技术互助、资源整合,同时加强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生态圈,共同筑牢特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陈洪冰会长致辞
陈洪冰会长在致辞中强调,特钢行业安全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做到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管控。针对熔融金属、煤气作业等高危场景,要紧盯 “人、物、环、管” 四大要素。强化安全技能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推进机器代人及数智化改造,降低人为风险;优化作业环境,减少安全隐患;完善制度与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相信在中国特钢协会引领、各级领导支持和行业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筑牢安全防线,为特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中钢安环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院长吴启兵致辞
吴启兵院长指出,特钢行业作为国家高端制造的核心支撑,其高温、重载、高危的生产场景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随着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传统安全管控模式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突破,特钢行业安全管理正面临双重考验。特钢安全需向 “人防+技防+智防”转型,技术硬实力与管理软实力并重。在技术硬实力方面,要积极应用 AI 风险预警、智能装备等先进技术;在管理软实力方面,要完善标准化体系、培育安全文化。并表示中钢安环院作为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承担单位,将依托其冶金安全技术优势和平台作用,构建特钢行业安全生产新质生产力,为特钢协会和特钢行业做好安全支撑服务。
南京钢铁副总裁朱平致辞
朱平副总裁指出,特钢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安全生产任务艰巨而繁重。南钢作为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钢铁企业,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建设智慧安全平台,提升安全管理的精准度。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实效,全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生产环境。朱总对特钢协会搭建安全平台的做法表示高度赞赏,并倡议特钢行业应积极加强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交流互鉴,共同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颁发聘书,凝聚专业力量
王文金会长为新增的2位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王文金会长为新增的6位委员颁发聘书
专题报告,内容精彩纷呈
在专题报告分享环节,报告嘉宾从安全数智化技术创新、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与本质安全智能化建设等多个维度的分析科技成果应用与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极具价值,为解决企业安全生产实际问题提供了宝贵思路。
来自南钢第一炼钢厂厂长、党委书记伏兆勇,宁波钢铁安全处处长熊小平,特钢协会安全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何朋,东北特钢总经理助理张力,中钢安环院绿世纪公司主任许永莉,包头市安德窑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计平作了精彩报告。
南京钢铁第一炼钢厂厂长、党委书记伏兆勇作《南京钢铁安全数智化专题报告》
宁波钢铁熊小平处长作《大依托数智化升级,助推企业安全管理绩效提升的实践》报告
特钢协会安全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何朋作《安全大模型研发及应用》报告
东北特殊钢总经理助理张力作《夯实安全基础管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报告
中钢安环院绿世纪公司主任许永莉作《相关方安全管理专题报告》
包头市安德窑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计平作《冶金炉窑安全运行管理问题》专题报告
培训赋能,提升技能增效
在专题培训环节,全国安标委冶金有色分技术委员会主任陶婷婷,报告内容涵盖安全数智化实践、智慧安全管理经验、安全大模型研发及应用、相关方安全管理、冶金炉窑安全运行管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及要求解读,深入剖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与实施步骤。培训内容既具有理论深度,又紧密贴合企业实际需求,为参与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参考。
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陶婷婷作《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专题培训
座谈研讨,碰撞智慧火花
特钢协会安全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王先华主持座谈研讨会
武汉安环院常务副院长杨定海作特钢协会安全专家委员会工作报告
杨定海副院长代表协会安全专家委员会作了专家委员会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工作,一是特钢协会将征集安全技术难题,在安全委员会的组织下,针对特钢企业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的难点痛点,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公开征集解决方案,开展安全课题研究;二是《工业安全与环保》国家核心期刊近期征集并在年内出版《特钢安全专刊》,为特钢行业安全前沿的安全理念、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分享;三是根据特钢协会会员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需求,组织专家咨询、诊断、开展现场服务。
与会代表们围绕委员会2025年度工作计划进行磋商、围绕特钢企业智慧安全管理经验进行充分交流,并对安全生产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智慧安全管理是未来特钢行业安全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同时,在面对安全生产中的难题时,行业内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赵发忠副秘书长作会议总结
赵发忠副秘书长在会议总结时表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专题报告、案例分享、培训讲座、座谈研讨以及企业现场参观等多个重要环节,汇聚行业的智慧、凝聚了诸多共识。与会代表共同探索特钢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各特钢企业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编制好本企业“十五五安全规划”或“十五五发展规划”安全篇章。特钢协会将继续发挥导向作用,安全专家委员会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活动,推动特钢行业安全能力持续提升,为实现特钢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现场参观,留下美好印象
南京钢铁未来钢铁智造馆参观交流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前往南京钢铁未来钢铁智造馆和南钢党建展览馆,实地参观体验,切身感受了南钢“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的愿景,以及“创想·智行·聚变·励新”的数字化实践成果。南钢的实地场景让代表们深有感触:生产经营与安全管理数据大屏上实时跳动的数字、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精准作业、高危岗位的“无人化”操作,直观展现了数智化技术为安全管理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党建展览馆内,南钢以党建为引领,将安全文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同样令人赞赏。走出场馆,钢城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南钢动物园里生机勃勃,一幅钢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生动呈现。南钢给与会代表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参观南钢党建陈列馆合影留念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发展是共同的目标。此次南京之约,为特钢行业安全能力提升注入了新动能,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特钢协会和协会安全专家委员会将发挥平台纽带作用,深化技术合作与经验交流,并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推动会议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与全行业携手,以更坚实的安全根基,护航特钢行业迈向更高质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