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400mm厚Q460NE高强度钢板顺利下线 用于冶金领域关键设备制造
近日,河钢集团舞钢公司生产的400毫米厚Q460NE高强度钢板顺利下线,钢板规格突破行业极限。产品将作为核心材料,用于我国某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与德国某公司联合制造的大型摆式剪设备。
摆式剪是冶金领域的关键设备,设备运行时需要承受巨大的剪切冲击载荷,因此客户对钢板内部质量要求极高:客户要求采用远高于常规标准的德标I级探伤标准,并对钢板的纯净度、均匀性和内部致密性提出了极限挑战。
舞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协同作战优势,深度对接市场和客户,全面提升解读市场和服务客户的能力,加快推进钢铁向材料转变。加强科技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协同,组织技术骨干对合同难点开展多轮专项技术研讨,精准锁定高纯净度、高成材率等关键技术点,制定覆盖电渣冶炼、高效轧制、精准热处理全流程的方案。在严密的技术护航下,钢板一次性通过德标I级超声波探伤,其内部质量完美契合设计要求,力学性能稳定优异,为摆式剪项目圆满完成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
◆安钢股份首单Mn13高锰耐磨钢成功交付
7月20日上午,河南钢铁集团安阳基地(安阳钢铁)满载着高锰耐磨钢Mn13系列产品的车队缓缓启程,奔赴目的地。
安钢股份公司经理王春祥表示,高锰耐磨钢Mn13系列产品创下多项行业突破,依托全球最宽板坯铸机实现连续浇铸,并在3500mm炉卷机组成功轧制6mm规格产品。该产品的成功研发与首发,不仅填补了安阳基地在高端材料领域的关键空白,更标志着公司在先进钢铁材料研发领域实现重大跨越。未来,安阳基地将聚焦“打造细分领域特钢强企,向先进钢铁材料高地迈进”目标任务,专注锰系、镍系、稀土系、硅系“四大系列特钢”的研发推广,加速高端转型步伐,引领特钢高质量发展。
据悉,高锰耐磨钢Mn13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矿山机械、冶金设备、建筑机械、煤炭机械,在矿山开采与冶金领域应用需求较大。该类产品合金含量高、冶炼难度大,传统多采用模铸、开坯二火成材工艺,安阳基地加大自主开发力度,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首次在国内2800机组实现了楔形铸锭Mn15Cr1和Mn23AlV轧制,最薄规格达到6mm;2025年初首次利用150TBOD+双精炼(LF/VD)+3250宽板坯铸机+3500mm炉卷轧机成功开发了高锰无磁耐磨钢Mn13,30mm、12mm、10mm、8mm、6mm系列规格,并一次性试轧成功,首单顺利交付。
此次高锰耐磨钢“炼?轧”一体化量产的成功交付,不仅为安阳基地特钢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河南钢铁集团“向先进钢铁材料高地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推动安阳基地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南钢入选国家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
7月17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在全国300多个项目的竞争中,经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名单公示,南钢凭借《钢铁企业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项目,成为国家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单位,标志着南钢在钢铁产业链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构建安全可信数据流通生态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当日,央视《新闻联播》也对我国启动首批可信数据空间试点进行了报道。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本项目紧密围绕钢铁产业链协同优化、数字技术与工业制造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绿色化协同发展等产业关键发展目标,聚焦供应链协同、智能制造与生产协同优化、市场分析与预测、研发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客户与增值服务等五大类核心场景,着力构建具有钢铁产业特色的数据产品与数据服务。项目充分利用可信数据空间的管控能力、资源交互能力与空间价值共创能力,从高质量数据集构建与流通、深化场景应用打造、技术系统完善、生态培育、运营机制优化等方面入手,构建与钢铁产业链发展相适应的可信数据空间体系,打造钢铁产业链多方数据融合应用和价值共生模式。
同时,2025年6月21日,南钢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正式成立“钢铁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联盟”,并同步发起《共建钢铁行业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倡议》。 旨在打通产业链数据高效流通与应用,成为行业数据要素价值挖掘的先行者,赋能全链条协同发展,共筑开放、协同、繁荣的钢铁行业数据新生态。
南钢秉承“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的转型路径,基于“数据要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大核心引擎,打造“一脑三中心”智慧中枢系统,实现全业务链数字孪生与智能决策。南钢2021年在行业内率先启动数据治理“311”工程,沉淀了8500+入湖表、2000+业务指标及百万级时序数据。2024年一季度,成为全国首批数据资产入表上市公司,以“数据+模型”为核心载体,建立了系统性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南钢在钢铁行业首创数字化人才序列,构建了完备的人才引进、成长、选拔和流动机制,拥有约3500名IT+OT+DT+AT复合型人才。南钢积极参与行业、地方及国家数据标准与政策制定,成功入选全国数标委WG3组,并担任江苏省数标委WG9钢铁行业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在行业内推广复制南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