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特钢获纳铁福2024-2025年卓越供应商奖
近日,在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2024-2025年度核心供应商战略研讨会上,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被授予卓越供应商奖——纳铁福供应商评价体系中的最高荣誉。这代表着纳铁福对中信泰富特钢产品品质、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协同能力的高度肯定。中信泰富特钢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兴澄特钢副总经理姚海龙代表集团领奖。
纳铁福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专注于乘用车传动系统(等速驱动轴等)的研发与生产,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中信泰富特钢是纳铁福最大的钢材供应商。在二十多年的战略携手中,双方不断优化产供销适配性对接,强化技术交流、深化协同创新攻关,成为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强链典范。
当前,中信泰富特钢将产业链协同能力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始终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理念,推进技术降本,为客户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技术赋能,助力客户加速产品迭代升级;促进高效沟通,在产品、服务、交付、商务等方面多维高频沟通,推动合作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真正与客户“同心、同频、同行”。
◆黑龙江建龙无缝钢管产品连获中东两家石油公司认证
近日,黑龙江建龙传来喜讯,该公司无缝钢管产品相继通过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简称ADNOC)和科威特石油公司(简称KOC)认证,正式进入两家国际能源企业的全球合格供应商名录,为该公司拓展中东及全球能源领域市场,深化海外业务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ADNOC作为阿联酋最大国有能源企业,是世界一流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业务涵盖油气勘探、原油开采、石油精炼、天然气、石油化工生产等。KOC作为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能源企业之一,在全球能源行业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两家企业认证标准涵盖质量、工艺、管理体系等全维度,对供应商的认证标准非常严格,涵盖产品质量,生产技术、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国际石油、石化市场对于高端无缝钢管的需求大幅上升,黑龙江建龙积极推动无缝钢管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深化与各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瞄准开发高钢级、耐腐蚀、抗挤毁等高端品种管,同时以推动数智化转型为契机,积极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同步完善绿色生产体系与社会责任实践,实现与国际接轨。
此次两项认证连续通过,体现了国际市场对黑龙江建龙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认可。黑龙江建龙将以此为契机,聚焦高端化、国际化战略,强化技术研发与服务质量,为全球能源行业提供更加优质的钢管产品和解决方案,展现“建龙制造”的国际风采。
◆青岛特钢上半年实现“双过半” 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2025年上半年,青岛特钢在集团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极致成本、极致效率”核心战略,全面落实“五精四特”工作思路,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全线告捷,超额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为全年任务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始终将党建工作置于首位,通过构建“领学+跟学+拓展学”三维学习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互融,压实政治责任;深化“帮扶+警示”教育,严明“国有企业好干部”标准,构建权责清晰的督查问责机制,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政治生态;创新打造“党建文化连廊+数字展厅”双阵地及“300米文化IP矩阵”,将文化软实力有效转化为内生驱动力。
管理创新释放效能
持续深化管理创新,导入并应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方法与工具,引导认知求新、工具应用、成果验证。采纳创新建议1305条、项目127项;开展PMO项目25个,精益六西格玛项目35个,培养精益管理骨干20人,累计创效6000余万元;开展“询问管理法”,识别出管理盲区或薄弱点;运用“钉钉图片记录法”线上审批及完善JSA分析提升效率;建立新铁钢平衡模式,废钢比提升至21.77%,关键生产指标(如炼钢单产量、热换率、钢铁料消耗等)均创历史新高。
科技创新拓“赛道”
以“小巨人”项目为引领,推动“三新”开发与产品结构调整双向发力。在特种焊接材料、汽车用冷镦钢等关键领域实现产品认证重大突破,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体系日臻完善;“两重一特”产品实现100%准时交付;应用智能决策模型(采购分析及销售订单)实现成本动态优化、资源精准配置,99%交付准时率;一检合格率达99.52%,质量异议同比大幅下降34%。
双“极致”成效显著
综合运用实施“焦炭产、购优选决策法”“工序与职能协同工作机制流程化”“创新招标上线公众号寻源”“麦肯锡配矿软件优化配矿”“目标成本法”“先进指标比较法”等,全流程价值发现创效约1.90亿元。
安全环保基石稳固
安全事故、人身伤害、环保事故及处罚均实现“零”记录;节能降耗方面,吨钢综合能耗、电耗、水耗等指标均创历史新低,污染物排放100%达标,荣膺“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环保发展先进单位”“无废工厂”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文化聚才成就员工价值
构建“坦诚交流、信任做事”的文化生态,总经理部率先垂范,“月度五分钟”“午餐一刻钟”“周一主题日”高层交流机制畅通了上下对话渠道;人才培养持续发力,开展1400余场培训,覆盖16万人次,500名班组长完成“五能”培养,三批骨干赴兄弟单位交流学习,技能操作竞赛54项等,为员工的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蓝领公寓、青钢小镇人才公寓焕新大幅优化了员工居住环境,员工归属感与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方大特钢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前不久,方大特钢轧钢厂基于5G技术的高线成品库智能库管改造项目完成调试投入运行,智能办公助手系统也正式上线。两大数字化项目的落地,标志着该公司在生产环节与办公场景的智能化转型中又迈出一步。
方大特钢轧钢厂基于5G技术的高线成品库智能库管改造前,高线车间成品库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行车吊运、物料数据核准等工作。为提升工作效率,方大特钢对其启动智能化改造,新增智能无人管理库区系统、汽车火车自动装车系统、钩号识别系统等核心设备,并部署5G网络终端+工业Wi-Fi6等设施。经过三个月的调试运行,该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均超预期,测试数据显示,无人行车吊卷自动化率达98.42%,较预期提升3.42个百分点,盘卷吊运至装车平均耗时仅83.32秒。同时,自动化操作大幅降低人工失误率与安全隐患,仓储空间利用率显著提升,实现了运营成本与安全风险的“双下降”。
而在办公场景中,基于DeepSeekAI技术的智能办公助手系统,则重构了企业信息处理模式。该系统深度整合企业制度、规程、体系、论坛四大知识库资源,将庞杂信息浓缩于“对话框”交互中,为员工提供全流程办公支持:通过自然语言查询即可快速定位最新制度条款,替代传统耗时的人工检索;具备文档优化功能,可自动完成语言润色、错别字修正与语法校验;能一键生成工作计划大纲、会议纪要等结构化文本;支持联网获取钢材价格、行业标准等实时数据,为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方大特钢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大智能系统的应用,是企业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实践。未来,将持续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生产与管理全链条智能化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数字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