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迈入稳定运行新阶段 /酒钢首卷1800MPa强度级别热成形钢顺利下线
最新动态
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迈入稳定运行新阶段 /酒钢首卷1800MPa强度级别热成形钢顺利下线
2025-08-087

◆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迈入稳定运行新阶段

  2025年上半年,攀钢钛材公司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氯化、还馏、镁电解等工序实现高效协同平衡,形成“无缝衔接”的生产链条,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迈入稳定运行新阶段。

  自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达产达效以来,攀钢钛材公司努力向更高目标冲刺。从上至下统筹攻关,每月召开生产经营分析会,从设备状态、生产组织、现场难点等方面逐一分析,找出制约新产线产量提升的原因,持续在设备高效运行、生产精益组织和关键技术瓶颈突破等方面发力,为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生产稳定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深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针对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高温环境下连续运行等特点,攀钢钛材公司建立清晰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责任体系、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及覆盖点检、维修、备件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流程再优化。设备保障团队强化氯化炉、还蒸炉、加工破碎系统等关键设备的巡检频次和深度,大幅降低非计划停机时间。同时,优化备品备件管理,确保关键部件供应及时,为新产线长时间、满负荷、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力支撑。上半年,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设备综合效率同比提升25.8%。

  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攀钢钛材公司坚持“均衡、稳定、经济、高效”原则,强化全流程计划调度,精确匹配上下工序需求,建立动态排产机制和更为精准的物料平衡,有效打通产能瓶颈环节。强化工序标准化管控,在还原蒸馏核心工序推行“一炉一档”精细化管理,严格规范镁排放等关键操作要领;在加工破碎分检包装环节实施标准化作业,建立质量追溯机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达标。完善应急响应机制,针对化工生产线重大风险点,开展多工序参与的安全应急演练,提升干部职工应急处置能力。

  攻坚克难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围绕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痛点,攀钢钛材公司对标国内同行标杆企业,组建攻关团队蹲守现场,收集数据、反复试验,逐一攻克了精制矿物油除钒新、还原温度自动控制、氯化镁排放等关键工艺技术难点,建立了钛、镁、氯、碱、盐五大资源平衡体系,为持续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实现持续稳定运行,将对攀钢钛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目前,攀钢钛材公司正着力巩固设备保障优势,深化精益生产管理,不断探索工艺优化和技术创新路径,确保扩能项目持续高效运行。


◆酒钢首卷1800MPa强度级别热成形钢顺利下线 性能指标优于行业标准

   前不久,酒钢宏兴宏宇新材料公司成功完成J1800HS(30MnB5)冷轧产品试生产,首卷1800MPa强度级别热成形钢顺利下线,标志着酒钢正式跻身1800MPa级高端热成形钢生产企业行列,为开拓高端市场、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测试,成品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行业标准。

  J1800HS(30MnB5)是一种高强度硼合金钢,兼具优异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适用于轻量化、高安全性要求的零部件制造,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以及工器具制造等领域,包括汽车车身A柱、B柱等关键安全部件。

  因其高强度的性能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翘曲、氢致延迟开裂等现象。为此,宏宇新材料公司研发团队聚焦J1800HS(30MnB5)生产难题,通过系统性工艺优化与技术创新,成功攻克这些关键技术瓶颈。

  在酸轧机组试产阶段,研发团队重点验证轧制工艺适配性,经过大量试验,最终找到最优工艺参数,实现机组运行稳定,产品板形、表面质量及厚度精度均达到工艺标准;在罩式炉退火及平整轧制环节,研发团队精准调控退火温度曲线与保温时间,依托高精度轧制参数匹配,优化钢板内部晶粒组织,实现力学性能均匀性与表面质量的双重提升。

  在产品质量把控方面,研发团队针对产品特性及客户工艺需求,制定氢致延迟开裂敏感性评估专项方案,并同步开展淬火试验,以此保障材料的可靠性,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技术支撑,确保产品在工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助力达到产品性能与成本效益的最优平衡。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