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独家供货世界级化工“重器”
近日,河钢集团舞钢公司生产的一批高端容器钢板顺利发往客户,经严格检验,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客户需求,将独家用于世界级化工“重器”——河北鑫海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抽余液塔制造。
舞钢坚持特钢路线不动摇,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行业趋势及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加强技术升级,致力于研发生产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高端特种钢板。客户此次项目建设中的核心设备——抽余液塔,塔身高达122米、直径14.5米,建成后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同类设备中最大的一台。因此,客户对所用钢材的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舞钢充分发挥产销研运一体化协同优势,组织专项攻关团队第一时间与客户开展深度技术对接。针对该项目设计技术要求复杂、交货周期紧张等难点,为客户量身定制了符合设备制造标准的全流程高端材料解决方案。接到订单后,快速研究具体生产方案,精准排定生产计划,技术提前介入交底,加强过程质量检测,确保生产全流程可控。生产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炼钢工艺,增强钢水纯净度,改进轧制工艺与热处理工艺控制技术,攻克了该类高端容器钢表面性能不稳定等难题,确保了产品按期下线且各项指标优良。物流运输过程中,提前做好预案,根据产品规格和运输方式预先安排车辆,保障车辆“快进快出”,最终实现了产品按期高质量交付。
◆抚顺特钢与东特股份全方位开展对标交流
8月12日,沙钢集团常务执行董事、总裁龚盛在抚顺特钢参加与东特股份召开的对标交流研讨会上明确指出:沙钢麾下成员企业要定期开展对标交流合作,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他对抚顺特钢、东特股份站在推动沙钢集团更好、更快的发展高度,以干事创业的积极工作态度,并成功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他还对两家成员企业提出了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产能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工作规划目标。
为增进成员企业深度交流合作,8月12日,东特股份总经理孙启、总工程师姚玉东、副总经理许洪波及销售、生产条线相关人员来到抚顺特钢,与抚顺特钢董事长、总经理孙立国,第一副总经理穆立峰、副总经理崔鸿、总工程师李涛及销售、生产、技术条线等相关人员开展深层次对标交流。
双方分别就各自企业的设备、产线、产品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双方实事求是,在带料加工业务增量、供坯及外采增量;不锈钢、模具钢长协用户年度协议内容、协议户开发管控;技术营销、协同市场开发等具体工作业务和项目上开展了广泛探讨、深度交流,共商提升双方营销管理水平、协同市场开发等事宜和相关领域工作,互相提出了工作标准和相关诉求,最终双方成功在技术、质量、生产、销售、市场开发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和具体的合作项目内容。
孙立国在讲话时指出,欢迎东特股份的同事们来到抚顺特钢开展交流合作,并感谢东特股份对抚顺特钢的帮助支持。抚顺特钢将与东特股份发挥各自优势,深度开展合作交流,不断增进双方开发合作力度,并在高合金小棒材等新产线,汽车、风电、模具、钎具用钢等领域及新产品开发上深度合作交流,不断提高市场占比,实现双方企业更好发展。同时,他还提出了双方加强国贸业务合作,建立生产、技术、研发、商务交流、奖励等相关制度机制等工作方向,与东特股份及其它成员企业共同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沙钢集团大发展做出新贡献。
孙启表示,感谢抚顺特钢对东特股份的帮助和支持。他指出,东特股份和抚顺特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抚顺特钢有品种、研发、设备、技术、市场、品牌等方面优势,东特股份有成本等方面优势,双方只有合作、互补短板,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共赢。东特股份与抚顺特钢要加强产线、生产、技术、质量、市场开发等方面合作,实现市场信息资源共享,不断破解生产、技术、质量瓶颈,实现增量、创效。他还提出了双方定期开展销售和技术交流、建立合作“绿色通道”机制等工作方向。
龚盛全程听取了抚顺特钢、东特股份双方深度交流过程,并和与会人员认真探讨、交流互动。他指出,抚顺特钢、东特股份双方开启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既是帮了自己,也帮助了其它成员企业。他在总结分析两家成员企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点后强调指出,一是抚顺特钢和东特股份要坚持“特钢更特”的发展战略,把优势品种做的更好更强,进一步提升品种档次,既要提高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要提高关键细分领域上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加强技术方面合作,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交流机制;二是两家成员企业要认真组织策划,提高产能,提高钢及钢材产量,重点产线必须实现提产增量的目标。三是两家成员企业要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把优势“拔”更高,把短板“拉”更长,通过增加产量创效,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产品质量增效,进一步提高效益水平。
近年来,抚顺特钢与沙钢集团成员企业间开展了广泛交流合作。此次与东特股份的对标交流是近年来两个成员企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工作互动,开启了两家成员企业相互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必将凸显1+1>2的效应,并为推动和加强与其它成员企业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提供了示范作用和经验。下一步,抚顺特钢将通过深度对标交流等方式,汇集各成员企业发展智慧、发展成果,助力沙钢集团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大发展。
◆沙钢9项成果获2025年度冶金科学技术奖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联合揭晓2025年度“冶金科学技术奖”榜单,沙钢集团凭借9项科技成果强势登榜,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这不仅是沙钢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映射出企业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布局。
在这场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冶金科研“大考”中,沙钢参与的《极薄高强带材二十辊精密轧制智能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脱颖而出,项目自主研发精密轧制智能控制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问鼎代表行业科技巅峰的特等奖,彰显其在尖端材料制造领域的技术标杆地位。
沙钢的科技创新始终带着鲜明的市场烙印,每一项成果都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此次获奖的《高超纯铁的生产装备与技术开发》《绿色智能电弧炉炼钢短流程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高氮高强马氏体不锈钢研制与应用》等项目,不仅攻克“卡脖子”难题,填补国内外空白,成果还推动相关领域关键材料国产化,应用于多项国内外重点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从深海到高空,从能源到基建,沙钢“技术突破—产品升级—产业共赢”的发展路径,让企业创新成果既能够“顶天”又能够“立地”,真正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沙钢历经数十年构建的“创新生态体系”在持续发力。多年来,企业始终锚定国家战略与产业前沿,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围绕海洋工程、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领域提前布局,年均开发新品50余个。
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沙钢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推行“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验题”的协同模式,让实验室的“创新种子”能够快速转化为生产线上的“硬通货”;
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企业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十余项,使科技创新真正融入企业基因,催生新质生产力蓬勃涌现;
截止目前,企业累计申报专利超4600项,授权专利近2600项,形成了涵盖桥梁钢、管线钢、海工钢、带肋钢筋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及一大批以专利为核心的高质量自主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