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信特钢、南钢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 /攀长特超低温特种不锈扁钢赋能可控核聚变工程/中冶南方热工专精特新再升级
最新动态
中信特钢、南钢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 /攀长特超低温特种不锈扁钢赋能可控核聚变工程/中冶南方热工专精特新再升级
2025-08-201

◆中信特钢202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67%至27.9822亿多元

  中信特钢8月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其钢材销量同比增长3.23%至982.26万吨,出口销量同比基本持平于112.16万吨,营收同比下降4.02%至547.1534亿多元,毛利率同比增长2.07个百分点至1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67%至27.9822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7%至27.6889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91%至52.7685亿多元。其中,第二季的毛利率升至近几个季度以来的高点,达14.89%;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持续增长,第二季达14.14亿元。

  上半年,其汽车用钢棒线材销量285万吨,较去年同期持平;风电圆坯销量159.2万吨,同比增长2.6%;特种焊丝用钢销量同比增长21%;能源用钢产品的能源工程项目短名单入围显著提升,中石化、中石油在建项目全部入围,煤化工项目入围率超90%,重点开发的“小巨人”产品实现销量368.8万吨,轴承钢销量114.6万吨,同比增长13.2%,“两高一特”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上半年开发新产品142万吨,高档产品销售270万吨。

  上半年,其特殊钢棒材的营收同比下降4.05%至214.6403亿多元,毛利率同比提高2.91个百分点至16.50%;特殊钢线材的营收同比下降10.70%至71.7428亿多元,毛利率同比提高0.97个百分点至11.20%;特种板材的营收同比下降10.51%至53.7222亿多元,毛利率同比提高0.10个百分点至14.23%;特种无缝钢管的营收同比增长5.99%至148.7995亿多元,毛利率同比提高2.48个百分点至16.15%;其他业务的营收同比下降11.19%至58.2484亿多元,毛利率同比提高0.09个百分点至5.97%。对中国大陆之外的地区的营收同比增长0.59%至69.8927亿多元,毛利率同比提高1.64个百分点至19.11%。

  主要子公司中,兴澄特钢上半年实现营收199.26亿元,营业利润16.11亿元,净利润13.11亿元,同比均有所下降;大冶特钢上半年实现的营收同比降至140.38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至5.59亿元,净利润同比降至4.50亿元;青岛特钢上半年实现的营收同比降至110.89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至4.1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至3.48亿元;天津钢管上半年实现营收97.15亿元,营业利润4.75亿元,净利润4.45亿元。


◆南钢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8.63%至14.6308亿多元

  南钢股份8月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其钢材产量同比下降近5.5%至452.60万吨,钢材销量同比下降近6.1%至449.15万吨,钢铁出口量同比增长近3.4%至70.8万吨,总营收同比下降14.06%至289.4449亿多元,实现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48%至16.7681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8.63%至14.6308亿多元(其中第二季约8.85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约30.3%和52.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03%至11.4921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4.54%至22.6504亿多元。

  上半年,其高端产品显优势:先进钢铁材料销量同比增至133.72万吨,占钢材产品总销量的29.77%,占比同比增加2.64个百分点;毛利率达20.26%,同比增加2.32个百分点;毛利总额增至13.67亿元,占钢材产品毛利总额46.67%,占比同比增加3.19个百分点,利润贡献持续提升。

  第二季,其合金钢棒材的产销量分别达43.58万吨和44.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12%和8.06%,平均售价(不含税)则同比下降11.56%至3867.68元/吨;合金钢线材的产销量分别达12.64万吨和12.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5%和4.99%,平均售价则同比下降10.62%至4059.02元/吨;合金钢带材的产销量分别达24.33万吨和24.9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2%和6.31%,平均售价则同比下降14.38%至3182.19元/吨;中厚板的产销量分别达133.64万吨和131.70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54%和3.21%,平均售价也同比下降15.10至4329.45元/吨;建筑螺纹的产销量分别达23.87万吨和22.8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1.82%和40.79%,平均售价也同比下降14.29%至2818.78元/吨。


◆攀长特超低温工程用特种不锈扁钢赋能可控核聚变工程

  8月中旬,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研发技术支持下,攀长特公司为上海重型机械厂有限公司(上海重型机械厂)生产了一批多规格超低温工程用特种不锈扁钢,目前已进入磨光加工阶段,将于近期发往上海重型机械厂,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位。

  攀长特轧钢厂扁钢产线此前已为上海电气(集团)旗下上海锅炉厂大批量供应铁素体不锈扁钢,此次为上海重型机械厂供货,进一步丰富了公司进入上海电气(集团)的产品品种类型。

  攀长特按照攀钢“特钢做特”的总要求,不断开发高端产品以满足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该公司科技质量部门依据客户的质量要求,精心做好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安排,对超低温不锈钢生产中涉及的炼钢、锻造和轧钢等关键工序加强质量监督与控制,确保产品高质量交付。


◆中冶南方热工专精特新再升级

  近日,经湖北省经信厅推荐,国家工信部审批,中冶南方热工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认定。

  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主要面向有效期内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重点产业链、工业“六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围绕“三新”(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一强”(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工作优中选优。

  2021年以来,中冶南方热工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关键核心目标,开启发展新阶段——

  2021年获评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

  2023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4年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2025年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认定。

  逐年升级的认定,凝聚着中冶南方热工在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上久久为功的奋斗,也彰显了中冶南方热工在冶金工业炉细分市场强大的综合品牌实力。

  中冶南方热工以战略性先进钢铁材料生产核心装备“绿色智能型工业炉”新技术开发为主线,在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面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并依托燃烧与热处理实验室、热工装备制造基地,快速实施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逐步补全各类钢铁材料生产的炉型,在战略性先进钢铁材料生产链中补短板、填空白,完成了多个全球及国内“首台套”项目,在冶金工业炉细分领域率先实现全产品、全炉型覆盖。

  在打造新动能方面,中冶南方热工开发了薄板带连续热处理炉、轻量化(2mm耐磨钢及3mm耐磨钢)工程机械用钢热处理炉、1400mm宽幅钛带立式连续退火炉、取向硅钢高温退火环形炉、ESP热轧薄板镀锌铝镁加热还原炉、冷轧碳钢镀锌退火两用炉、热轧带钢联合轧制线隧道炉等多个新工艺炉型。在对钢铁材料生产工艺进行变革的同时,改进冶金工业炉装备水平,以满足钢铁材料高强度、轻量化、耐磨性等性能提升需求。

  在开发新产品方面,中冶南方热工开发了电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富氧/纯氧燃烧、多孔介质燃烧、余热循环利用、烟气脱硫脱硝等多个系列绿色化技术,从源头改善、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冶金工业炉全流程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并应用于工程项目,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冶金工业炉绿色化解决方案,实现冶金工业炉超低排放及节能减碳目标。

  在攻坚新技术方面,中冶南方热工开发了各类冶金工业炉数学模型、智能燃烧系统、炉群智慧集控系统等工业软件,在宝武韶钢、广西钢铁冷轧罩式炉、湖南涟钢冷轧镀锌退火炉、汉冶特钢辊底式热处理炉等多个项目中实现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在增强配套能力方面,中冶南方热工通过建设燃烧装备自动化生产线,大幅提高燃烧装备制造工序标准化程度,并实现自动转运、装配和焊接。最终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约15%,焊接效率提升1倍,产品性能更加可靠。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