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用!太钢成功开发750MPa级超高强硅钢
近日,太钢成功开发出磁性能和力学性能兼具的0.65mm 厚750MPa级超高强无取向硅钢(牌号:65TWYS750),批量供应于国内某知名发电机制造企业,并成功应用于变速抽水蓄能领域,用户反馈产品各项指标完全满足高水头、大容量变速抽水机组技术要求和应用技术要求,标志着太钢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该级别硅钢在该领域的应用突破。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需求逐年提高,为提高电网稳定性,变速抽水蓄能新技术成为我国电力发展新方向。为此,国内某龙头水电机组制造企业提出了高水头、高转速、大容量变速抽水蓄能的技术要求。该技术转子铁心用材料,要求用0.65mm规格屈服强度大于750MPa级的超高强无取向硅钢产品,以满足变速发电机组调节范围更宽、能耗更低的需求。因材料制造难度大,国内外尚无企业具备稳定供应能力。太钢在接到用户咨询后,快速成立专题小组,深入研究化学成分、再结晶组织在产品磁性能、强度和延伸率等性能之间的匹配和工艺窗口,建立磁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工艺协同机制,形成了硅钢三机制复合强化技术,在两个月内成功完成产品开发,成为全球首家成功开发0.65mm厚,屈服强度750MPa级硅钢产品的企业。
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太钢技术团队全程参与用户样片测试、涂层选材指导和产品标准的制定等工作,提供从材料开发到应用落地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快速实现技术转化。
目前,太钢已围绕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发展对超高强硅钢材料的需求,陆续开发出0.50mm、0.65mm规格超高强硅钢系列及用户特殊需求的专供产品,在570MPa—750MPa强度范围形成全系列覆盖,同步完成了不同条件下疲劳特性研究,在制造、应用技术方面形成一整套专利技术,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助力我国变速抽水蓄能发电新技术稳步发展。
◆中国钢研与中国一重签署“重大装备新材料技术联合创新研究院”共建协议
8月23日,中国一重与中国钢研在京签署“重大装备新材料技术联合创新研究院”共建协议。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智强,中国钢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少明出席活动并座谈交流,共同见证协议签署。集团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文平,中国钢研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赵栋梁参加签约仪式。股份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赵德利,中国钢研钢铁研究总院党委书记、总经理梁剑雄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吕智强在座谈中对中国钢研长期以来给予中国一重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中国钢研作为我国材料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型企业集团,在材料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国一重与中国钢研合作根基扎实、资源互补性强,此次共建研究院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双方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崭新起点。希望双方以研究院为载体,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重大装备领域新材料研发与工程化应用关键课题,联合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为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张少明对吕智强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高度肯定中国一重的行业地位与责任担当。他表示,中国一重作为“共和国长子”和装备制造业的“国之重器”,始终肩负着振兴民族工业的重任,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此次共建研究院,是中国钢研全力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的具体实践,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战略协同新阶段。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在材料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协同合作,构建全方位、多维度、深融合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共同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大力量。
双方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上述座谈与签约活动。
◆山钢特钢产品7月出口接单创纪录
2025年7月份,山钢国贸、莱钢国贸出口团队特钢产品出口接单量超5000吨,创今年月度接单量新高。
山钢国贸莱钢国贸出口团队深化协同理念,全力推进特钢经营体建设,打造观念统一、目标一致、协同高效的利益共同体。针对圆钢出口订单规格繁杂、钢种多样、批量偏小等实际问题,团队加强跨部门联动,与生产、技术、研发等部门深度协同,创新打造标准化出口订单接单流程,显著提升了出口业务效率。
针对因缺乏新孔型和质量计划等难题而搁置近两年的500吨试订单,莱钢国贸出口团队协同生产、技术、财务、营销等骨干力量进行专项评审。生产组织全力攻关新孔型开发,技术质量聚焦成本优化与质量控制,财务核算精准分析成本效益,出口团队高效对接客户完成技术协议编制与签约。凭借无缝衔接的深度协作,该笔订单最终顺利签约并投入生产。
◆中天钢铁连续14年通过“双体系”审核
8月18日-20日,中天钢铁集团迎来2025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年度监督审核,北京大陆航星质量认证中心审核组在中天常州基地开展为期3天的现场审核工作。
本次审核范围涵盖钢铁冶炼及钢材轧制等相关活动,重点评估一年来“双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
期间,聚焦特钢生产系统,审核组围绕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绩效监测、内审文件等环节,通过查阅记录、访谈交流、数据核算、现场勘查等方式展开全面评审。
末次会上,审核组宣布中天钢铁集团通过本次“双体系”年度监审,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自2012年首次通过认证以来,中天钢铁集团已连续14年保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资格。中天钢铁集团坚持严格执行体系标准,每年接受监督复审,每三年完成换证审核,通过率达100%,有效推动了企业安全与环境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