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国泰东工电渣钢:
世界首创技术,实现“以轧代锻”革命性突破
在国家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引领下,济源钢铁与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高端特种冶金装备与技术实现新突破。国际领先的电渣重熔(ESR)技术与装备,正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显著的效益,成为中国特钢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核心引擎。
河南国泰东工电渣钢有限公司与东北大学联合研发的一次成型抽锭式全密闭气保电渣炉,属世界首创,并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的“以轧代锻”,大幅提高了金属收得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校企联合攻关建设的30吨气保电渣炉项目不仅一次性顺利通过热试,更在核心工艺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验证了基于熔速与渣阻动态关系的智能调控技术,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电渣冶金装备的智能化、精密化控制领域迈上了全新台阶。
30吨电渣炉电渣锭
该30吨气保电渣炉设备的建设,以及配合已经建成的多台套全球最长的单炉头气氛保护抽锭式电渣炉(能在全封闭条件下将10.4米长的电极一次性熔铸成6米长的钢锭,避免了换电极时的污染,确保了钢的超高洁净度。),通过中控智慧系统实时精准调控,保障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轴承、风电轴承等国家重点需求领域。
抽锭位10.4米长方坯母材装炉
气保抽锭位电渣锭
这一合作成果充分体现了济源钢铁在产学研融合与技术创新方面的深厚积淀。未来,济源钢铁将继续携手国内顶尖科研力量,持续突破高端特钢“卡脖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