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攀长特再获东方电气叶片钢大订单 /北满特钢自研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投用/大冶特钢与洛轴联合实验室揭牌/沙钢商标品牌培育项目正式启动
最新动态
攀长特再获东方电气叶片钢大订单 /北满特钢自研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投用/大冶特钢与洛轴联合实验室揭牌/沙钢商标品牌培育项目正式启动
2025-09-265

◆攀长特再获东方电气叶片钢大订单

  近期,攀长特轧钢厂喜获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叶片钢订单,交货量为700余吨。这是攀长特上半年向东方电气交货同比增长50%的基础上,再一次赢得该公司的大订单。目前,攀长特相关生产单元正全力以赴按计划组织本批次叶片钢生产、发货。

  今年以来,面对异常严峻的市场形势,攀长特按照攀钢“特钢做特”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东方电气等叶片钢需求企业,产销研用协同,精心抓好产品生产工艺设计和交货进度控制,从炼钢到轧钢各个环节进行时间倒排,推行精益生产管理,严格按照客户要求高质量交货。

  承担叶片钢生产任务的攀长特轧钢厂,对此次交货节点、质量要求、三方检测等实行“一站式”管理,实施最快交货方案;大力推行操作工自检、质检人员专检和技术人员抽检的三级质量管控模式,确保每一件叶片钢均达到用户要求;轧钢厂相关党支部组建叶片钢党员攻关团队,安排专人对加热、轧制、热处理、精整矫直等严格把关,确保各个环节质量稳定,以高质量产品赢得用户信任。


◆建龙北满特钢自主设计研发的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正式投用

  近日,建龙北满特钢成功完成3#连铸机小方坯自动出坯系统的自主设计研发并顺利投用。该系统彻底打破了传统人工出坯模式,实现了铸坯输送、翻钢、推钢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是集团内首台套全程由企业技术团队主导完成的铸机小方坯自动出坯系统,标志着建龙北满特钢在连铸工序智能化转型中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突破。

  此前,该公司3#连铸机出坯区域长期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下、设备备件寿命受限等痛点。为破解生产瓶颈,建龙北满特钢工程装备部联合一炼钢厂组建技术团队,立足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以创新技术逐一攻克核心难题。

  在精准检测环节,团队创新采用激光测距技术,在关键节点部署18台激光检测仪及1套移钢机激光测距仪,并加装接近开关形成双重保障,确保关键节点检测精准无误。在系统集成方面,为实现各设备的协同控制,团队搭建了全新的自动控制PLC系统,使其与连铸机系统无缝对接。同时,新增HMI上位机操作界面,并保留现场操作台,打造出“远程自动+本地手动”的双控制模式,满足不同生产场景的需求。针对推钢机定位与推送数量控制难题,团队加装激光测距装置,实时监测推钢机位置,并支持人工输入推送钢坯数量,系统可智能计算推送数量,彻底消除了人工判断误差。

  目前,该系统已稳定运行多日,各环节衔接流畅,激光检测精准可靠,各项指标均达设计要求,生产效能得到全方位提升。例如备件消耗降低30%,电耗有效下降;出坯周期缩短,连铸生产连续性增强;铸坯表面缺陷率降低,质量稳步提升。系统自带的异常报警与连锁保护功能,有效避免了设备损坏风险,同时将员工从重复性作业中解放,劳动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此次建龙北满特钢3#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的成功自主实践,不仅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了优秀范例,更为后续对接MES系统、视觉识别技术及四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冶特钢与洛轴联合实验室揭牌

  9月16日,中信泰富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与洛阳轴承集团交流日暨联合实验室揭牌活动在洛阳轴承集团厂区内举行。洛轴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新莹与大冶特钢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文学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从技术攻关到产业链协同,2家分别在“轴承钢材料”与“轴承制造”领域领跑的龙头企业,以战略对话为高端装备制造的“中国芯”注入新动能。在交流中,双方均表态要紧扣“产业链协同”。

  “大冶特钢是中国轴承钢技术标杆,为我们突破高端轴承瓶颈提供了关键支撑。”王新莹表示,“希望以此次交流为新起点,深化研发、生产、质量端合作,用技术进步降本,共同开发适配市场的钢材。”

  刘文学表示:“大冶特钢将落实‘100%的零缺陷、100%的按时交付’,在特种精密轴承、风电轴承、盾构机轴承、轨道交通轴承等领域与洛轴深度合作,服务国家先进制造。”

  作为“中国轴承工业的脊梁”,洛轴肩负“挺起民族轴承工业脊梁”的使命。从“两弹一星”到“复兴号”高铁,从国产大飞机到深海油气装备,其产品覆盖高端装备关键领域。

  轴承钢,被誉为“钢中之王”,是高端轴承的核心材料,其纯净度、均匀性直接决定轴承性能与寿命。曾几何时,轴承钢高端产品被发达国家垄断,我国关键领域高端装备制造因“无米下锅”受制于人。近年来,大冶特钢逐步打破垄断:从全球最大直径18米盾构机主轴承用钢,到全球最大功率25兆瓦风电主轴轴承用钢;从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用钢,到获得普惠、赛峰等国际巨头认证的航空轴承钢……以“超纯净、超均质”为目标,攻克关键核心工艺技术,大冶特钢让“钢中之王”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沙钢商标品牌培育项目正式启动

  前不久,沙钢正式启动了“江苏省商标品牌培育和保护项目”,标志着企业品牌建设迈入系统化、专业化的新阶段。该项目将从品牌战略规划、商标注册保护、品牌价值提升以及侵权维权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品牌培育与保护体系。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产业促进处处长张春野等领导出席启动会并作指导,沙钢钢铁总工程师黄久贵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商标品牌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沙钢此次系统化推进商标品牌培育,旨在实现从“产品竞争”到“品牌竞争”的战略转型,通过持续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增强在全球市场中的话语权。

  作为“江苏制造”的重要名片,沙钢的品牌崛起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也为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信心与动力。“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沙钢应在完成项目既定目标基础上,以战略眼光推进品牌建设,注重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张春野对沙钢商标品牌和知识产权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也对项目后续实施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多年来,沙钢始终高度重视商标品牌培育,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不仅建立了完善的商标管理体系,更将品牌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技术研发方面,沙钢每年将3%以上的营收投入研发,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600余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00余项,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夯实品牌根基。在产品质量方面,企业严格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以卓越品质赢得市场广泛认可。特别是近年来,沙钢积极推动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依托铁前管控中心等智能系统,实现了生产效率与质量控制的双重提升,为品牌注入了坚实的科技内涵。

  基于全方位的品牌建设实践,沙钢的品牌实力不断获得权威认可——连续18年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品牌价值持续攀升,“沙钢”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中国钢铁的优质品牌形象。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