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特钢人工智能系列培训正式启动
10月11日上午,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智赋特钢·数创未来"人工智能系列培训启动会在其科技大楼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启动会由虚拟AI角色“数智人小特”主持。
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罗元东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作为特钢行业领军企业,必须将AI能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他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用,智信条线人员要成为"行家里手",业务骨干要担当"AI应用桥梁",全员立足岗位将培训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共同推动集团数智化转型实现新突破。
总裁助理高国华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系列培训项目的规划与实施路径。他表示,本次系列培训是集团深化数智化战略的关键举措,旨在营造"人人了解AI、人人会用AI、人人善用AI"的浓厚氛围,通过"集中授课+线上自学+标杆访学+实战竞赛+成果转化"的多元化形式,构建从认知到实践、从模仿到创新的培养路径。
今年3月,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与之江实验室合作开展的"特钢AI创新训练营"已取得显著成效——44名特钢学员与20名之江学员混编成20个攻坚小组,通过平均每日13小时的全力投入,攻克了20多个与特钢业务深度耦合的前沿课题,形成了"1+X"的创新成果体系。自4月中旬起,这批种子学员已开始将前沿知识与实战经验通过内部转训,为本次系列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人工智能系列培训将为期一年,覆盖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全体员工,针对不同角色群体设定精准学习目标:面向全员普及AI工具应用,提升日常办公效率;面向技术人员强化数据建模、算法优化等核心能力;面向业务骨干引导思考AI重构业务流程;面向中高层管理者聚焦战略洞察与商业价值。通过人才赋能、技术赋能、业务赋能,将数智化转型真正融入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太钢集团发布《十大质量禁令》
近日,太钢集团正式印发《太钢十大质量禁令》(以下简称《禁令》),从“人、机、料、法、环”全维度划定质量管理底线,旨在强化全员质量红线意识,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落实2025年“质量月”启动会精神,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刚性保障。
《禁令》内容聚焦生产全流程关键环节,明确十条不可触碰的“红线”。在人员管理上,严禁无资质者从事关键质量控制岗位,要求质检人员持《质量检验、判定人员任职资格证书》上岗;在设备与计量管理上,严禁装备精度不达标、关键计量器具失效过期时继续生产使用,明确设备精度红线与计量器具校准周期;在生产规范上,严禁无岗位规范、控制计划、工艺规程时盲目生产,杜绝擅自变更工艺参数、放宽原辅料验收标准;在质量管控上,严禁伪造篡改质量记录、关键质量控制手段失效仍生产,要求质量问题未解决、异常品未确认时不得继续生产或放行。每条禁令均配套详细解释,明确执行标准与禁区边界。
为推动《禁令》落地见效,公司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各单位须立即组织全员专题学习宣贯,重点覆盖生产、技术、质量、设备等岗位,确保员工知晓、理解、敬畏禁令;需将十条禁令细化分解至厂、作业区、岗位三级,结合实际流程明确责任部门、岗位及责任人,细化内容需通俗易懂、贴合实操,经质量主管副职审核后报送制造部;制造部将联合装备部开展专项审核,审核通过后各单位需以正式文件发布,并组织全员专项培训,最终实现“人人知禁令、岗岗守红线”的目标。
此次《禁令》发布,是太钢集团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扎实推进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压实质量责任防范质量风险,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攀长特高温合金单笔最大订单顺利交付
近日,从攀长特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公司圆满完成与国内某领域高端客户签订的数百吨高温合金订单生产任务,经过高标准严密检验检测,产品已顺利交付客户,获得客户高度认可。此次订单交付,进一步巩固了攀长特在国内高端高温合金市场的地位,展现了其支撑高端制造的硬核实力。
该笔订单涵盖四个规格,总量超过锻轧厂近三年高温合金订单总和,创下单笔最大订单历史纪录。攀长特上下高度重视,公司领导多次主持召开生产工艺讨论及贯彻专题会、探伤专题会、合同交付进度讨论会、产品质量技术研讨会、三联冶炼与双联冶炼材料质量研讨会等,从生产计划、原料准备、工艺技术保障、设备能力保障、职工队伍保障、研发力量支撑到质量系统化管控等多角度、全流程、全系统、全方位开展工作,采取高温合金制造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数据自动化采集精确把控质量。同时,组织多场关于高温合金生产制造的专题讲座,与高端客户代表开展一系列产品审核活动。围绕客户提出的质量“红线”和“高压线”,逐项排查、优化操作,开展“高温合金质量专项整顿”,为高质量交付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确保此笔订单兑现,该公司在高温合金生产前完成了快锻机、精锻机等核心设备检修与升级,对配套炉窑和辅助设施进行了全面维护,确保生产线以最佳状态投入运行。在生产过程中,该公司锻轧厂工艺技术人员全程跟班,精准把控每一道工序;党员攻关团队与大师工作室成员驻守一线,及时解决多项技术难题,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受控。
◆本钢板材热连轧厂多维攻坚关键指标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本钢板材热连轧厂聚焦生产经营重点、难点,全面推进“精益+‘双基’”管理,以精准策略破局、高效执行落地,在稳产提质攻坚、设备管理深化、极致降本增效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关键指标取得新突破。9月份,该厂轧制产量超计划3.59万吨,累计打破纪录11项,以亮眼成绩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产能突破,向速度要效益
为攻克产线瓶颈,该厂大胆革新生产组织模式,通过细化粗轧工艺、优化轧制模型及搭配科学排产等,确保生产线高效运转。2300产线打破定修常规,耗时缩短近半,大幅提升日历作业率。同时,产能突破势头强劲,2300产线提前2天打破小月月产纪录,板坯收料屡破班产、日产纪录,轧制块数刷新班产、单日轧制块数纪录,2250平整机组刷新了2024年3月创下的产量纪录,为产线高效运行夯实了根基。
设备保障,向稳定要效率
设备管理坚持“工艺上需要,设备上满足”的工作理念,通过扎实开展设备隐患“滚动式”排查、“清单式”整改,进一步消除潜在隐患。打造设备状态预防维护新防线,利用在线监测诊断系统,前置设备维护切入点,实现故障早发现、早处理。持续推进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全力保障生产长周期稳定顺行。
质量攻坚,向品质要竞争力
以“质量月”为契机,该厂全面推进质量革新。针对冷轧原料,专项攻关破边、卷型不良等问题,开展岗位培训提升职工质量把控能力,减少原料缺陷对冷轧生产的影响。针对热轧产品,聚集氧化铁皮、板形偏差等痛点,以“三个一”落实缺陷攻关。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强化过程管理,细化改善措施,原品种一次合格率连续9个月达标,1700产线异物压入缺陷率,2300产线终轧、卷取温度不合缺陷率均创攻关以来新低。
成本管控,向精益要利润
该厂通过热轧经营中心以“利润为中心”,实施日统计分析、周复盘总结,月累计测算机制。将工序成本按科目分解至“厂—作业区—班组”三级,并制定降本措施,全月加工成本本年度第二次“破二进一”,其中2300线加工成本首次降至190元/吨以下。同时,围绕氧化铁皮、异物压入等重点质量问题开展摘牌攻关,切实降低质量切选废率。此外,结合不同产品的质量标准,优化在线开卷质量检查方式,1700产线、2300产线综合成材率均创年度最佳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