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特股份真空冶炼铁路货车用轴承钢成功通过认证
近日,东特股份在高端轴承钢材料研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公司采用真空冶炼工艺生产的铁路货车用轴承钢产品顺利通过认证,标志着该工艺路线正式获得行业认可,为公司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期以来,电渣重熔工艺是生产此类高端轴承钢的主流方法。为持续提升材料纯净度、组织均匀性与使用寿命,在公司的统筹部署下,东特股份技术研发团队着眼于生产过程的优化与成本控制,积极探索替代工艺路径,最终提出以真空冶炼工艺替代传统电渣重熔工艺。这一调整主要着眼于在充分保障产品性能符合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生产成本的有效管控。
10月23日至24日,北京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与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专业机构,对东特股份轴承钢真空冶炼工艺进行了现场审核与产品检验。认证过程中,审核组通过文件审阅、现场抽样、记录核查及人员交流等方式,对其真空冶炼轴承钢的质量管理体系、工艺控制水平、检测能力、操作规范性,以及产品质量稳定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审核组认为,东特股份真空冶炼生产工艺控制有效、过程稳定,所生产的铁路货车轴承钢产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现场审核一次性通过。
此次认证的通过,不仅验证了真空冶炼工艺在轴承钢生产中的可行性,也为东特股份在高端特钢领域的持续发展增强了信心。认证通过是前期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更是新起点。今后,东特股份将继续坚持质量为本,推进工艺优化与产品升级,助力国家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太钢绿钢不锈钢首批出口欧洲
10月28日,太钢出口欧洲的首批绿钢产品启运。此次启运标志着太钢绿钢成功突破欧盟绿色产品市场,正式跻身产业链中高端。作为国有骨干钢铁企业,太钢此次出海的绿钢产品,是其深耕绿色制造的阶段性成果,也为行业参与全球绿色竞争提供了实践范本。
此次出口的304L不锈钢中板,是太钢绿钢产品族群的核心代表,其竞争力源于全链条绿色工艺体系。产品采用废钢电炉短流程冶炼,搭配国际领先的4300mm不锈钢中板轧制工艺,全程使用厂房屋顶BIPV光伏绿电,从源头降低碳排放。经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核查,该产品碳足迹较传统工艺降幅达75%以上,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排放数据达欧洲先进水平,既为客户规避绿色贸易风险,更形成显著成本优势。
太钢相关负责人表示,绿钢出海是企业主动适配全球绿色规则的关键突破,背后是科技创新与体系化管理的双重支撑。近年来,太钢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构建覆盖生产全流程的碳足迹核算与标识认证体系,持续丰富绿色产品集群。同时,各部门形成高效协同机制:环保部统筹数据测算与认证,炼钢厂、热轧厂保障工艺落地,营销中心精准对接市场,多环节闭环运作确保产品从研发到出海无缝衔接。
在全球低碳浪潮下,欧盟CBAM机制等绿色贸易规则成为高端市场“入场券”。太钢绿钢的成功出海,打破了“高碳行业难入高端市场”的固有认知,其核心逻辑在于将绿色转型转化为市场竞争力——通过工艺革新降低碳足迹,依托权威认证获取合规资质,最终实现绿色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统一。这种“技术降碳+体系认证+市场适配”的模式,为钢铁行业突破绿色壁垒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作为传统高耗能行业,钢铁业的绿色转型一直是全球难题,而太钢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制造绿色”,并成功叩开欧洲高端市场大门,证明传统工业可通过绿色转型焕发新活力。未来,太钢将持续扩大绿色产品产能,深化全球绿色供应链合作,推动“太钢绿钢”成为全球高端绿色钢铁标杆品牌。
◆临沂钢投特钢公司二氧化碳捕集协同固废资源化项目开工奠基
10月25日上午9时18分,临沂钢铁投资集团特钢有限公司礼炮齐鸣、彩带飘扬,二氧化碳捕集协同固废资源化项目举行隆重的开工奠基仪式,开启了与仕净科技精诚合作、携手共赢的大幕,标志着该公司在践行“双碳”战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临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现鹏,临沂钢投特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军,仕净科技副总经理、雅诺达新材料总经理陈献华出席活动,仪式由临沂钢投特钢公司炼铁厂负责人徐向红主持。
该项目占地1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计划建设一条年处理 20万吨钢渣预粉磨系统、钢渣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和年产100万吨高附加值复合矿物掺合料系统。建成后,每年可处置利用钢渣尾矿20万吨,直接捕集热风炉尾排烟气中的二氧化碳1.6万吨,通过钢渣、粉煤灰等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可实现减碳20万吨。该项目是临沂钢投特钢公司与仕净科技合作,双方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勇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将为临港区乃至临沂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绿色动能。
◆本钢板材2025年前三季的净损失同比缩小30.60%
本钢板材10月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其营收同比下降12.47%至352.0083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损失同比缩小30.60%至22.1578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损失同比缩小31.10%至22.9381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7.61%至-9896.01万多元。
其中,第三季的营收同比下降11.35%至105.0303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损失同比缩小50.56%至8.1651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损失同比缩小50.60%至8.4343亿多元。
◆天工股份2025年前三季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4.19%至6482.47亿多元
天工国际旗下的天工股份10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其营收同比下降25.56%至4.4672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4.19%至6482.47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7.58%至5904.13万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3.53%至1.5468亿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