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太钢不锈、抚顺特钢、沙钢、方大特钢、马钢、安钢、安泰科技、永兴材料前三季业绩
最新动态
太钢不锈、抚顺特钢、沙钢、方大特钢、马钢、安钢、安泰科技、永兴材料前三季业绩
2025-10-3012

太钢不锈2025年前三季的净利润同比增加202.48%至5.6804亿多元

  太钢不锈10月30日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其营收同比下降9.67%至680.0370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202.48%至5.6804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7.68%至4.7004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5.45%至32.0854亿多元。

  其中,第三季的营收同比下降13.82%至220.3685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25.25%至1.7504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0.28%至1.5367亿多元。


◆抚顺特钢2025年前三季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74.01%至-5.4946亿多元

  抚顺特钢10月30日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其营收同比下降10.56%至57.5451亿多元,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80.45%至-5.5702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74.01%至-5.4946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93.43%至-5.7125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13.96%至-11.2626亿多元。

  其中,第三季的营收同比下降10.45%至19.3158亿多元,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17.87%至-2.7368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09.48%至-2.7173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92.78%至-2.8891亿多元。

  抚顺特钢称,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1.受市场需求影响,部分产品订单及价格较上期均有所下降;2.新建项目陆续转固投产,但受特殊钢行业市场及新项目需要认证等因素的影响,新建项目实际产量低于预期,导致生产成本上升;3.为了应对整体行业的质量再提升和发展需求,公司相应提高了产品质量要求,导致质量成本上升。

产品名称
经营指标
2025年1-9月
2024年1-9月
增减情况
(%)
合金结构钢
产量(万吨)
14.96
16.47
-9.17
销量(万吨)
14.62
16.06
-8.97
平均售价(元 /吨,不含税)
10,702.66
13,519.33
-20.83
工具钢
产量(万吨)
6.68
6.45
3.57
销量(万吨)
6.79
6.6
2.88
平均售价(元 /吨,不含税)
16,774.67
16,704.25
0.42
不锈钢
产量(万吨)
8.21
7.58
8.31
销量(万吨)
8.04
7.52
6.91
平均售价(元 /吨,不含税)
18,350.57
19,326.36
-5.05
高温合金
产量(万吨)
0.57
0.58
-1.72
销量(万吨)
0.61
0.57
7.02
平均售价(元 /吨,不含税)
174,200.70
218,217.31
-20.17
其他
产量(万吨)
4.82
3.95
22.03
销量(万吨)
4.82
4.06
18.72
平均售价(元 /吨,不含税)
9,285.39
9,816.87
-5.41


◆沙钢股份2025年前三季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19.30%至2.3110亿多元

  沙钢股份10月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其营收同比下降4.88%至102.7910亿多元,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94.65%至5.0775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19.30%至2.3110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34.69%至1.5680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63.65%至19.7522亿多元。利润同比增加,得益于原辅料采购价格跌幅大于销售价格跌幅,从而毛利增加。

  其中,第三季的营收同比增长9.66%至34.5164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5518.37%至7553.23万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49.54%至5000.78万多元。


◆方大特钢2025年前三季的净利润同比增加317.39%至7.8883亿多元

  方大特钢10月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其营收同比下降18.45%至132.3302亿多元,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05.43%至10.1580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317.39%至7.8883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26.74%至6.5485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2.78%至5.3949亿多元。

  其中,第三季的营收同比下降11.38%至45.3889亿多元,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334.11%至5.0046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368.10%至3.8373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由负转正至3.0131亿多元。

  前三季,其钢铁业(汽车板簧、弹簧扁钢、优线、螺纹钢等产品)的产量同比下降1.64%至315.49万吨,销量同比下降1.49%至315.67万吨,营收同比下降18.47%至130.2532亿多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3.53%;采掘业(铁精粉)的产量同比增长59.37%至16.75万吨,销量同比下降6.70%至20.48万吨,营收同比下降25.13%至1.6278亿多元,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00%。


◆马钢股份2025年前三季同比扭亏净盈利8362.89万多元

  马钢股份10月30日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其营收同比下降6.41%至575.7218亿多元,利润总额达4.8368亿多元(其中,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的利润总额约2.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逾26亿元达8362.89万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逾26.9亿元达6802.58万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69.60%至43.2413亿多元。

  其中,第三季的营收同比增加5.35%至194.9665亿多元,利润总额达3.6597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逾15亿元达1.5840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逾15亿元达1.7626亿多元。

  前三季,共生产生铁1412万吨、粗钢1526万吨、钢材1447万吨,分别高于上年同期的1322万吨、1441万吨、1331万吨。长材的产销量同比分别增至706吨和705吨,售价降至3128元/吨;板材的产销量同比分别降至722吨和728吨,售价降至3659元/吨;轮轴的产销量均为19万吨,售价降至11104元/吨;商品坯的产销量均为73万吨,售价为4601元/吨。

  盈利同比增加,主要是因为:购销差同比好转,同时通过算账经营、全要素降本、全流程提质等措施推动经营绩效改善。


◆安阳钢铁2025年前三季同比扭亏净盈利5833.41万多元

  安阳钢铁10月30日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其营收同比下降3.64%至232.9006亿多元,利润总额达1.1678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逾22亿元达5833.41万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逾22亿元达2698.36万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逾28亿元达10.8156亿多元。

  其中,第三季的营收同比增长19.24%至77.7551亿多元,利润总额达4719.27万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逾9亿元达2027.59万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逾9亿元达829.27万多元。

  前三季,其板带材产销量同比分别增至555.37万吨和555.20万吨,平均售价降至3195.24元/吨;其他产品的产销量分别为71.36万吨和72万吨,平均售价为2948.59元/吨。

  业绩同比改善,主要是因为:生产系统实现长周期低成本稳定运行,经营效率效益明显提升;深化算账经营,抓实抓细采购、物流、能源、合金等专项降本及灵活经营工作,成效显著;产品结构调整、特钢转型取得长足进步,新上宽厚板生产线投产效益逐步显现。


◆安泰科技2025年前三季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7.19%至2.8159亿多元

  中国钢研旗下安泰科技10月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其营收同比小降0.60%至58.1842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7.19%至2.8159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39%至2.5647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72.24%至2.0303亿多元。

  其中,第三季的营收同比增长8.92%至21.0383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58.31%至9435.64万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小降0.79%至8850.18万多元。


◆永兴材料2025年前三季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5.25%至5.3157亿多元

  永兴材料10月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其营收同比下降10.98%至55.4697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5.25%至5.3157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9.79%至4.6576亿多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0.06%至4.6488亿多元。

  其中,第三季的营收同比增长6.61%至18.5347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5.40%%至1.3076亿多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7.80%至1.3927亿多元。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