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吕林 报道
特约通讯员 蓝义高 摄影
“特殊钢,尤其是处于技术前沿的超高质量、超高性能特殊钢,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材之栋梁’。它不仅是支撑我国重大工程、赋能新兴产业的核心基础材料,更是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支撑,承载着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历史使命,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紧密相连。”11月12日,2025中国特殊钢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中信泰富党委副书记、总裁,中信泰富特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刚出席论坛,并为《特殊钢》创刊45周年庆典暨纪念刊发布仪式致辞。
钱刚表示,今年正值国家“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起步的承上启下之年,我们以“超高质量、超高性能特殊钢”为主题组织纪念刊,旨在梳理近些年特钢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展现其在航空航天、清洁能源、交通基建、精密仪器等高端制造领域的战略价值;同时聚焦特钢未来发展方向,深入探讨如何持续向“特、高、新”以及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解答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时代命题。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份献给所有奋战在特钢领域的同仁们的诚挚敬意,正是你们以“钢铁意志”勇担使命、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才铸就我国特钢产业的坚实根基,为“强国之基”注入强劲动力。”钱刚强调道。
多位院士为《特殊钢》纪念刊题词
钱刚感谢为本次纪念刊题词、荐稿、撰稿的各位院士、领导、专家和青年才俊,以及一直信任和支持《特殊钢》期刊的编委、青年编委、审稿专家及作者、读者。他说:“正是大家的共同托举,才让《特殊钢》期刊在四十五年间稳步前行、持续成长,成为特钢领域不可或缺的‘科技桥梁’。”
“四十五年只是序章,中国特钢发展仍然任重道远,需以奋斗之姿迎接未来挑战,续写宏伟新篇。”最后,钱刚为大家鼓劲并提出期望,“《特殊钢》期刊要与时俱进,赋能中国特钢提升科技竞争力、争夺科技话语权,为‘制造强国、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