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芜湖新兴成功实现转炉—连铸工艺生产热作模具钢H13
近日,新兴铸管旗下的芜湖新兴成功连铸生产大断面圆坯热作模具钢H13,并在轧钢生产线顺利热送试轧,标志着公司特钢产品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对加速公司优钢产品向特钢转型升级,拓展新产品利润空间,增强市场竞争力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H13钢是当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热作模具钢种之一,具有良好的韧性、热强性、热疲劳性能、耐磨性及热处理变形小的优点,通常用于汽车、盾构机等大型工程机械领域用浇注模具,市场空间广阔,利润空间较大。由于该品种为高端特殊钢品种,合金含量高,冶炼和铸坯切割均存在较大生产工艺难点,目前国内大多特钢生产企业都采取传统的模铸生产方式,产品成材率偏低,生产成本较高,仅有极少数企业具有相关技术水平和大规模连铸生产能力。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权,芜湖新兴研究院与炼钢部召开了多次工艺研讨会,反复研究论证转炉-连铸工艺生产模具钢的可行性,针对产品特点就关键技术点及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攻关讨论,提前制定开发工艺方案和应急预案。主要技术难题攻克后,研究院联合销售中心主动出击市场,调研周边地区模具钢用途需求,走访目标客户,成功签订H13热模具用钢合同。
试生产期间,研究院、炼钢部、轧钢部相关技术人员全程跟踪,严格控制各流程工艺参数,优化生产工艺和连铸技术,成功实现了H13钢多炉连浇和轧制,打破了传统模铸生产方式成材率低的瓶颈,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太钢集团2024年上半年实现“双过半”
2024年上半年,太钢集团贯彻落实“四化”“四有”,以提升钢铁板块竞争力为重点,一手抓现场、一手抓市场,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加强多基地协同协作,持续深化算账经营、产品经营和精益管理,全力推进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内涵式效率提升、业务协同等工作,价值创造能力大幅提升,经营业绩快速改善,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其中,在强化品种经营方面,上半年差异化品种比例从上年的53.5%提升至56.2%,太原基地出口销量稳步增长,比上年月均水平增长52.8%。
在提升产线效率方面,通过优化产线分工定位,极致发挥成本低、竞争力强的产线效率,压减关停低效产线,寻求生产集约高效,单机组极致高效,确保高端特色产线满负荷生产。热连轧1780产线投产后,1549产线彻底关停,1780产线碳钢产品升级,品种钢比例提升,与1549相比,中低效碳钢占比降低44%,热轧品种钢占比提升44%,现有热连轧1780和2250两线从品种、厚度、宽度等方面专业化分工,协同极致高效,2250产能利用率达到130%以上。型线材产线坚持差异化经营,聚焦高端品种,打造高效型线材产线。径锻产线和快锻产线将提升产品集中度和用户集中度作为工作重点,1-6月份,径锻机热锻机时效率较去年提升了5.78%。快锻生产线热锻量比设计产能超出11.4%。线材产线协同炼钢工序,颠覆性开展工艺创新,高端镍基合金、铬镍合金实现电炉连铸一火成材,助推快速增量。
在强化业务协同方面,太钢不断完善统一采购、销售、研发、制造管控、财务、数据标准的“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与体系,提高协同能力和管理效率,协同创效明显。其中,集团基地间互供料兑现率目前已达90%以上。
◆中冶赛迪装备中标宝钢初轧开坯机组项目
近日,中冶赛迪装备成功中标宝钢初轧开坯机项目,为进一步提高宝钢在特钢市场占有率及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保驾护航。
宝钢初轧产线始建成于1985年9月,是宝钢建设的第一条轧钢生产线。中冶赛迪一直参与项目建设,持续为宝钢条钢系统整体优化提升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本次开坯区域改造中,中冶赛迪承担BDCD开坯轧机机械设备以及配套的液压阀台、电气传动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供货。改造后主要生产优质方坯及圆坯,供下游产线生产高等级轴承钢、高强度帘线钢、管坯用钢、芯棒用钢等。
中冶赛BDCD开坯轧机共8个规格系列,具有轧制精度高、轧辊轴承寿命长、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采用大压下量的轧制工艺,显著提高产品性能;机电液高度集成能够轻松实现全自动轧钢,广泛适用于圆坯、矩形坯、钢锭、异型坯等的开坯轧制。机组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