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华为预测大模型首次投入宝钢生产控制
9月6日,宝钢股份与华为公司合作的基于华为盘古预测大模型开发的热轧自然宽展预测模型,正式投入热轧1880产线实现在线控制,完成了华为预测大模型在钢铁制造领域首发闭环控制技术验证。
由华为公司、数据AI部、设备部、热轧厂、中央研究院、宝信软件等多部门组成的项目专家团队,对大模型投入后的带钢宽度控制进行了跟踪和验证。专家团队一致认为,在348块带钢轧制过程中,华为大模型的预测精度、时延响应均满足目标要求,带钢宽度实时控制正常,验证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基于华为平台的预测大模型首次正式投入实时生产控制,也标志着以大数据分析为特征的“AI技术”,正式拉开了在宝钢生产过程控制应用的序幕。
大模型技术是否能真正应用于钢铁制造过程?是否能真正提升开发和迭代效率?控制精度是否优于目前现场使用的控制“小模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推理计算时延性是否能满足现场高速、实时的生产控制要求?.....自与华为合作探索钢铁制造领域大模型以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团队成员的脑海中。
团队经过充分现场调研和论证,最终决定迎难而上,选择控制精度要求高、生产节奏快的场景,让大模型接受实战考验。他们最终选定了热轧自然宽展控制环节,开展大模型应用技术验证。
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探索,团队通过多轮技术方案论证、数据采集、特征工程、模型对比建模、模型在线部署、并行验证等环节,成功攻克了数据采集处理不准确、大模型输出推理结果平均时延长、过程控制端与大模型推理端接口开发等困难,完成版本迭代3次,创造性地设计研发了大模型在过程控制端的高可靠性部署投运方案,最终顺利实现了预测大模型在钢铁制造业应用的首发落地,实现生产过程的闭环控制。
下一步,宝钢将与华为继续合作,将大模型应用的实战经验向同类产线控制场景进行拓展,为大模型与钢铁行业核心应用价值创造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首次实现“绿氢”氢冶金
9月9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成功应用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产品合格率百分百,金属化率超94%,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生产的技术可行性,丰富了氢冶金的原料气源,标志着张宣科技探索实现全绿氢近零碳氢冶金技术迈出重要一步。
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绿氢,全程近零碳排放。张宣科技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以焦炉煤气为气源,同时在氢基竖炉反应器预留了绿氢切换功能。此次利用张家口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制绿氢,作为氢基竖炉的还原气,成功验证了氢冶金示范工程绿氢冶炼的技术可行性,展示了团队驾驭氢冶金的过硬能力,为未来实现100%绿氢直接还原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以自身产业优势带动张家口地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产业协同,带来绿氢新能源应用于冶金工业化生产的广阔前景。
2023年5月15日,张宣科技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投产达效,迄今已经安全稳定运行16个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定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钢铁工业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的颠覆性变革,“以氢代煤”冶炼“绿钢”、实现大规模稳定生产的第一例。为钢铁行业转变能源结构、实现工艺革命提供全新路径、创造全新应用场景,树立了中国钢铁行业助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践行国家“双碳”承诺的品牌形象。
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张宣科技正加快建设中国首个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其中,致力打造氢冶金产业园,布局张家口区域风光资源,打造氢气制、储、用绿色氢能产业链,壮大氢冶金产业优势;实施全球首个“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弧炉”新型短流程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建成全球领先的氢冶金生产与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