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建龙集团三家子公司科研项目荣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奖
日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3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建龙集团3家钢铁子公司的科研项目荣获科技成果转化奖,其中黑龙江建龙“钒钛磁铁矿转炉双联制程的高品质无缝钢管关键技术转化及推广"项目荣获一等奖,建龙西钢“基于绿色低碳热机轧制的数智化高速棒材工艺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建龙北满特钢“超洁净高均质轴承钢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二等奖。
“钒钛磁铁矿转炉双联制程的高品质无缝钢管关键技术转化及推广”项目由黑龙江建龙联合钢铁研究总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研发,针对管材制造方式趋同、高端品种匮乏,成本质量难兼顾等瓶颈问题,基于钒钛磁铁矿转炉双联制程的高品质无缝钢管关键技术,形成了包括制造流程、工艺技术、品控方式在内的全链条创新成果,经由干勇院士领衔的专家组评价,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超洁净高均质轴承钢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由建龙北满特钢携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共同研发,针对高端轴承钢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高洁净”“高均质”两大技术瓶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超低钙含量控制为核心的Ds类夹杂物控制技术。这一技术的突破,彻底颠覆了以往以全氧含量为核心的传统研究思路,为轴承钢质量的飞跃性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基于绿色低碳热机轧制的数智化高速棒材工艺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是建龙西钢联合中钢设备有限公司、东北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和赛能杰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同研发的项目,以基于低碳绿色热机轧制的数智化高速棒材工艺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为出发点,以实现棒材的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和智能化的稳定生产为最终目标开展技术攻关,项目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实现工业化稳定应用。
◆南钢两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9月12日,由南钢牵头,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设计院及设备制造商联合开发的两项技术成果被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评价委员会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涛领衔,7位专家组成。
会上,南钢对两个项目进行了汇报。评价委员会专家组认真审阅了项目相关资料,并围绕项目技术方案、项目创新点以及实施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两个项目成果创新性强,研究成果丰富,对高炉冶炼和球团工艺的创新起到了行业引领性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强相关标准建设工作,更好地进行推广应用。
◆永钢钢材助力多地重点交通工程建设
近日,湖南、湖北等地多个重点基建项目捷报频传,益常高速扩容工程、醴娄高速、武松高速等多个工程节点同步实现贯通。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工程上都规模应用了永钢优质钢材。
据介绍,今年,永钢为湖南、湖北、上海、浙江等地高速公路项目累计供应预应力钢绞线超过10万吨。预应力钢绞线用热轧盘条是永钢明星产品,具有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好、松弛值低、力学性能稳定波动小和耐疲劳性能优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等项目中。该产品曾参加国家标准制定并荣获实物质量“金杯奖”。
◆淮钢设备数字化改造项目入选省专项资金拟安排项目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2024年度江苏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拟安排智改数转网联项目名单,淮钢成功入选。
这是淮钢近年来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发展的有力证明,也是政府对淮钢智改数转网联工作的认可与支持。
《淮钢高性能特钢棒材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项目》主要包含一轧高性能特钢棒材技术改造项目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工程——产品延伸加工精品棒材项目涉及的设备数字化改造内容,通过购置数字化生产设备实现设备换代,提升产线数字化水平。经市工信局及省工信厅专家组审核,《淮钢高性能特钢棒材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项目》2023-2024年已购置数字化生产设备5000余万元,后期将按不超过公司所购置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总金额的10%予以补助。
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推动“智改数转网联”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未来,淮钢将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提升工作,探索新型技术在企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打造智能制造时代企业发展优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