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本钢板材获得低碳排放产品碳足迹核算证书/攀钢一耐蚀合金制备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建龙哈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最新动态
本钢板材获得低碳排放产品碳足迹核算证书/攀钢一耐蚀合金制备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建龙哈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2024-09-1414

收录于话题

#会员要闻

◆本钢板材获得低碳排放产品碳足迹核算证书
  日前,本钢板材公司6类低碳汽车钢产品获得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低碳排放产品碳足迹核算证书。该公司积极践行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降低全工序碳排放值为目标,通过创新“传统高炉+生态电炉+大废钢比例+绿电”低碳冶金工艺路径,成功测试并生产了6类低碳排放汽车用钢产品。
  德国莱茵TüV依据ISO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采用上下游全工序联动方式,通过前期收集、整理本钢板材公司上游供应商和本钢板材公司生产制造数据以及数据建模计算,得到了本钢板材公司低碳排放产品的碳足迹结果。认证结果显示:本钢板材公司的六大类低碳排放产品均达到预期的吨钢碳减排30%的目标。本钢板材公司也成功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并获得低碳排放产品碳足迹核算证书。
  据悉,此次获得低碳排放产品碳足迹核算证书将有助于本钢板材公司进一步挺进高端市场,提升品牌形象。同时,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低碳汽车钢生产工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攀钢一耐蚀合金制备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由攀钢研究院联合攀长特等单位共同研发的“海装用大尺寸特种合金关键制备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四川省金属学会科技成果鉴定,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形成的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化学成分调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特种耐蚀合金属高端材料,但因其成分体系与传统钢铁截然不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缺乏,国外厂商对该技术进行严苛封锁,导致此类新型耐蚀合金工业化制备工艺国内长期未有效突破。随着我国对该类合金需求日趋急迫,该合金成为关键“卡脖子”材料。
  在此背景下,攀钢于2018年立项,系统开展成分组织调控,大尺寸特种合金高纯净冶炼、特种合金锻造等工艺技术研究,形成了大尺寸特种合金锻件冶炼-热加工-热处理成套技术。采用此工艺技术生产的产品质量性能远优于国外先进厂商,支撑攀钢在相关高端耐蚀合金领域掌握一定话语权。
  该项目授权发明专利5项,形成企业专有技术1项,并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9篇。技术成果应用后,极大推动了相关特种耐蚀合金制备技术的进步,该产品广泛用于海洋石化、电力等国家重大工程,为我国相关战略领域提供了材料保障与产业链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建龙哈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近日,黑龙江省工信厅发布国家级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哈尔滨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哈尔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凭借其在制造行业的卓越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及市场优势荣耀登榜,成为轴承行业中凤毛麟角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见证了企业在轴承领域“专精特新”的领跑者实力!
  近年来,建龙哈轴始终坚持以“打造中高端轴承产品”为支撑,以“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为主导,在轴承领域不断寻求新突破,努力实现企业专业化、精益化、特色化、创新型的高质量发展,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企业的创新发展、工艺革新、智能制造步伐,积极构建精益数字化、智能化工厂体系。2023年,建龙哈轴累计开发试制新产品70余种,产品涉及电机、风电、冶金矿山、精密、军工等行业。其中,其设计开发研制的风电轴承,是首批国产替代产品,经软件优化分析设计、装机测试,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进口高端产品水平。
  目前,该公司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了黑龙江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黑龙江省数字化标杆企业、黑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等认定,取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03项,荣获国家级、省市区级各类荣誉24项,参订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8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4项。
  此次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标志着建龙哈轴的综合实力在行业中已具备突出的竞争优势,以及社会对建龙哈轴在轴承领域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