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信泰富特钢两项目入选钢铁行业重点场景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天津钢管井上作业技术服务创20年来最高/沙钢钢铁与钢研总院签战略协议
最新动态
中信泰富特钢两项目入选钢铁行业重点场景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天津钢管井上作业技术服务创20年来最高/沙钢钢铁与钢研总院签战略协议
2024-12-25285

收录于话题

#会员要闻

◆中信泰富特钢两项目入选工信部2024年钢铁行业重点场景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示“2024年钢铁行业重点场景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结果”名单。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旗下青岛特钢“AI赋能实现优特钢高速线材全流程数字化”、扬州特材“球团一体化智能管控应用案例”成功入选。
  青岛特钢AI赋能实现优特钢高速线材全流程数字化项目应用最前沿的轧制技术,以实现“中国制造2025”为中心思想,引入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效率、设备OEE、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等多方面指标显著提升,通过AI赋能突破生产、质量、设备方面的制约因素,达到降本、增产、提质的目的,实现“从先进制造到绿色制造,从绿色制造到制造绿色”,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扬州特材球团一体化智能管控应用项目是涵盖一体化智能平台、2#球团产线智能应用系统、全厂数字孪生系统及“特材云”小程序在内的云边协同优化运行系统。智能应用系统基于平台提供的算法工具以及多工序、多场景的关联寻优结果,实现了配料、配水、布料、焙烧、冷却、排放等球团生产全流程各工序的智能闭环控制,形成了不同原料、不同品种的全流程操作标准。核心数据在数字孪生系统、小程序中同步运行,使产线状态全方位可视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天津钢管井上作业技术服务创20年以来最高纪录
  近日,据天津钢管研究院用户技术研究所统计,截至到12月4日,天津钢管全年累计完成井上作业技术服务648井次,创近20年来井上服务的最高纪录。在“双极致”工作要求下,天津钢管研究院用户技术研究所创新招法、协同作业,借助数字信息化技术,保持“产品+规模+服务”优势,提高了井上服务的效率。
  专业且高效的井上作业服务是确保油套管产品成功应用的重要环节,是天津钢管产品专业技术服务的延伸,更是使用现场与用户需求高度融合的关键一环,保证了油套管产品使用作业的井筒完整性。
  近年来,随着油田钻井需求的增加,井上服务需求数量逐年增加,天津钢管研究院用户技术研究所国内服务管理科在优化人员的同时,提高团队全面技能,制定特色区域“作战图”,克服地域广、人员少和气候恶劣等困难,定期回访油田工程技术部和监督中心,搜集用户对技术服务工作的第一手反馈意见并快速反应,为油田高效提供最后一公里的优质服务。2024年,全年完成跟井服务648井次,比2023年增长47.6%;商检油套管265批次、9598支,比2023年检验支数增长106.8%,用实际行动为公司产品质量筑起坚强防线。
  在超前策划和精准定位工作部署下,通过实施提前技术交流、定期走访以及精准特色培训等策略,用户对天津钢管的产品从初步了解到基本认知,最终顺利使用。同时,为用户量身定制专属服务方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针对用户的紧急需求迅速响应。按照公司作风转变活动和“三办”精神要求,用户服务人员急用户之所急,第一时间抵达井队现场,展现了卓越的执行力和团队合维精神,确保了跟井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超预期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沙钢钢铁与钢铁研究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日前,江苏沙钢钢铁有限公司与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中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持续在国家工程系列关键金属新材料及新产品研发、冶金工艺及装备、节能环保固废利用、科研平台建设、智能制造、成果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沙钢钢铁与钢铁研究总院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更是双方携手合作、协同创新的重要里程碑。随着未来合作的深入,双方将巩固和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钢铁行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
  近年来,沙钢以“科技领航、创新驱动”为核心,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与包括钢铁研究总院在内的国内外20多个科研院所、知名高校以及多家下游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产学研用共同体瞄准重大战略任务、产业关键核心、企业发展实际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推动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产业链协同创新,助力企业、行业以及下游产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近三年,通过产学研合作及自主创新,企业先后开发170余只新品,多项产品填补国内国际空白。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