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兴澄特钢、大冶特钢等修订的两项轴承钢国标通过审定
1月9日,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轴承钢分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了GB/T 29913《中碳合金轴承钢》、GB/T 32959《轴承钢锻制棒材、环件及毛坯》两项国家标准审定会。本次会议由轴承钢分委会承办,秘书处承担单位兴澄特钢协办。来自生产单位、用户及科研院所的20余家单位4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兴澄特钢代表《中碳合金轴承钢》标准编制组、大冶特钢代表《轴承钢锻制棒材、环件及毛坯》标准编制组分别对各自标准编制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对送审稿进行逐条审查,两项标准一致通过审查并被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中碳合金轴承钢》标准在修订GB/T 29913.1-2013《风力发电设备用轴承钢 第1部分:偏航、变桨轴承用钢》的基础上,增加了工程机械等新能源领域产品的要求;对部分化学成分如Mn、Cr、Mo等进行调整;加严了非金属夹杂物的部分指标等。该标准的修订及补充,使得该系列产品的标准更加规范严谨,更贴合实际,在应用性上也可得到较普遍的认可,同时对相关内容的加严和新增也更加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轴承钢锻制棒材、环件及毛坯》标准在总结近些年我国在高碳铬轴承钢锻制棒材生产检验的经验基础上,参考YB/T 4572-2016《轴承钢 辗轧环件及毛坯》的部分内容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内容更加协调,便于用户的使用。该标准的技术内容代表了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标准技术指标先进合理、操作性强,为高碳铬轴承钢锻制棒材、环件及毛坯的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两项国家标准的修订,标志着前期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标准体系优化工作的落实贯彻与成功实践。修订后的标准更契合国家标准的定位,更将有力引领轴承钢产业向着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轨道迈进。
◆南钢携手赛迪信息共建铁区联合创新中心
1月15日,南钢与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铁区生产智能化解决方案研发与应用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前期合作以及多次交流基础上,遵循“共商共建、开放包容、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合作理念,共同打造一个跨界、共享、开放的集“技术、人才、项目”资源于一体的合作赋能型创新平台,围绕“提高产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一体化平台为核心”主题,助力南钢铁区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太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荣获“央企楷模”称号
在1月15日下午由国资委举行的2024年度“央企楷模”发布活动上,中国宝武太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荣获“央企楷模”称号。太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代表带着他们研发成功的厚度0.015毫米全球最薄不锈钢精密箔材,健步登上领奖台,接受了表彰。
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太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牢记“钢铁报国”使命,在不锈钢精密材料领域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有力促进了高端制造业关键材料的迭代升级。继2018年打破“中国永远造不出0.02毫米‘手撕钢’”的魔咒后,又于2020年将全球“手撕钢”厚度刷新到0.015毫米。而后一路“逆袭”,先后研发成功OLED显示屏用金属掩模版、光刻机用合金材料、引线框架用4J42K等4大类20多个品种的“手撕钢”产品,以奋斗者的姿态书写了“百炼钢成绕指柔”的时代篇章。